《倚楼柬徐长谷》

时间: 2025-04-27 22:54:29

倚楼极目思无涯,溪上幽居似浣花。

未信年华欺客鬓,也知春色到邻家。

柳塘汗漫生新水,桃径参差叠绛霞。

欹枕竹床浑欲梦,不禁啼鸟隔窗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倚楼极目思无涯,
溪上幽居似浣花。
未信年华欺客鬓,
也知春色到邻家。
柳塘汗漫生新水,
桃径参差叠绛霞。
欹枕竹床浑欲梦,
不禁啼鸟隔窗纱。

白话文翻译:

在楼上远望,思绪无穷无尽,
溪边的幽居如同浣纱的女子。
并不相信岁月会欺骗我的白发,
但我也知道春色已经来到邻家。
柳塘的水波荡漾出新生的气息,
桃花的小径交错着映衬着绛红的霞光。
倚靠在竹床上,我恍若要入梦,
不禁听到窗纱外鸟儿的啼鸣。

注释:

字词注释:

  • 倚楼: 倚靠在楼上,表示一种悠闲的姿态。
  • 极目: 远望,目光所及之处。
  • 无涯: 无尽的,形容思绪的延伸。
  • 幽居: 幽静的居所。
  • 浣花: 指洗涤衣物的女子,常用来形容闲适的生活。
  • 未信: 不相信。
  • 年华: 年龄、时光。
  • 欺客鬓: 欺骗客人的白发,形容岁月的无情。
  • 春色: 春天的景色。
  • 汗漫: 水波荡漾的样子。
  • 叠绛霞: 叠加的红霞,形容美丽的景色。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浣花”与古代女子的生活有关,代表着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常见于古诗词中。这里隐喻了诗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峻,明代诗人,其诗风清新婉约,常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

创作背景: 《倚楼柬徐长谷》创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欣赏和对岁月流逝的思考。诗人在楼上独自眺望,自然景色引发了他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生活的热爱。开篇“倚楼极目思无涯”,诗人通过远眺表达了自己的思绪无尽,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溪上幽居似浣花”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诗人将自己与自然相融合,显示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未信年华欺客鬓”一句,诗人对岁月的无情感到一丝无奈,但他同时又发现春天的美好在邻家绽放,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韧性。接着,诗人通过描写“柳塘汗漫生新水”和“桃径参差叠绛霞”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展现了他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最后两句“欹枕竹床浑欲梦,不禁啼鸟隔窗纱”,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逸,鸟儿的啼鸣让他更添梦幻的感觉,似乎在呼应他对生活的沉醉与向往。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倚楼极目思无涯:在楼上向远处眺望,思绪似乎无边无际。
  2. 溪上幽居似浣花:溪边的幽静居所如同浣纱的女子,形容环境的优美。
  3. 未信年华欺客鬓:不相信年华会让我白发早生,表现出对岁月的反思。
  4. 也知春色到邻家:春天的气息已经传到邻居家,暗示生命的复苏。
  5. 柳塘汗漫生新水:柳塘的水波荡漾,生机勃勃。
  6. 桃径参差叠绛霞:桃花小径交错,映衬着绛红的霞光,展现春天的美丽。
  7. 欹枕竹床浑欲梦:倚靠在竹床上,仿佛要入梦,表现出安逸的生活状态。
  8. 不禁啼鸟隔窗纱:窗外鸟儿的啼鸣,让人不禁想要倾听,自然的声音使人放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溪边的幽居比作浣花,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环境的优雅。
  • 对仗:如“桃径参差叠绛霞”,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拟人:春色、啼鸟等都被赋予了情感,使自然更具生机。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展现了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思考与远望,代表了一种高远的生活态度。
  2. :象征自然的宁静与悠然自得。
  3. :常用来象征柔情与生命的复苏。
  4. :象征春天的美丽与希望。
  5. :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倚楼极目思无涯”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感慨无尽的思绪
    • B. 对生活的无奈
    • C. 对自然的喜爱
  2. “未信年华欺客鬓”中的“年华”指的是什么?

    • A. 年龄
    • B. 时间
    • C. 春天
  3. 诗中提到的“浣花”象征什么?

    • A. 幽静的生活
    • B. 忧伤的情感
    • C. 繁华的都市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桃花源记》陶渊明

诗词对比: 对比施峻的作品与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均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但施峻的作品更突出春天的生机,而李白则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明代诗人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技巧》
  3.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