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鹦鹉》

时间: 2025-01-11 05:59:57

绿衣整顿双栖起,红觜分明对语时。

始觉琵琶弦莽卤,

方知吉了舌参差。

郑牛识字吾常叹,丁鹤能歌尔亦知。

若称白家鹦鹉鸟,笼中兼合解吟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鹦鹉
作者:白居易

绿衣整顿双栖起,
红觜分明对语时。
始觉琵琶弦莽卤,
方知吉了舌参差。
郑牛识字吾常叹,
丁鹤能歌尔亦知。
若称白家鹦鹉鸟,
笼中兼合解吟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两只鹦鹉的情景。它们身着绿色的羽毛,整齐地栖息在一起,嘴喙鲜红,彼此对话。初听似乎只是琵琶声的杂乱,细听才知这是它们舌尖的巧妙配合。郑牛识字让我常常感慨,丁鹤也会歌唱,我心中明白。若说白家鹦鹉,它们在笼中能够吟诵诗句。

注释:

  • 绿衣整顿:形容鹦鹉的羽毛颜色鲜艳,整齐地栖息。
  • 红觜:红色的嘴喙,突出鹦鹉的特征。
  • 琵琶弦莽卤:初听琵琶声的混乱,暗指鹦鹉的叫声。
  • 郑牛:传说中会识字的牛,形容动物聪明。
  • 丁鹤:传说中的鹤,会歌唱,强调动物的智慧。
  • 白家鹦鹉:指的是白居易身边的鹦鹉,象征着诗意的传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尤其关注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尤其是对动物聪明才智的赞美,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亲近。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双鹦鹉》展示了他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通过两只鹦鹉的描写,传达了对动物智慧的赞美。诗的开头以生动的形象抓住读者的注意,绿衣鹦鹉整齐地栖息,鲜红的嘴喙似乎在对话,展现了鹦鹉活泼的个性。

接着,诗人用琵琶的声音作比,初听琐碎,细听却能感受到其中的和谐,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增强了诗的趣味性,也暗示了生活中常被忽视的美。在提到郑牛和丁鹤时,诗人借用典故,突显动物的聪慧,反映了对白家鹦鹉的赞美,鹦鹉不仅能模仿人类的言语,更能传达诗意,表现出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这种独特的视角,使得《双鹦鹉》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动物的诗,更是一首蕴含深邃哲理的作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绿衣整顿双栖起:描绘鹦鹉栖息的情景,绿衣象征生命的活力。
    • 红觜分明对语时:鹦鹉之间的交流,突显其聪慧。
    • 始觉琵琶弦莽卤:初听琵琶声的纷杂。
    • 方知吉了舌参差:细听才知鹦鹉的语言技巧。
    • 郑牛识字吾常叹:提及郑牛的识字,表达惊讶。
    • 丁鹤能歌尔亦知:丁鹤能歌,强调动物的聪明。
    • 若称白家鹦鹉鸟:引入自己身边的鹦鹉。
    • 笼中兼合解吟诗:鹦鹉在笼中能够吟诗,强调其聪慧。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鹦鹉的叫声比作琵琶声,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音韵的和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鹦鹉的描写,反映了动物的智慧与人类的情感联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

意象分析:

  • 鹦鹉:象征聪明和灵动,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 琵琶:象征艺术和音乐,体现了生活的美好与复杂。
  • 郑牛与丁鹤:两者代表了动物的智慧,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动物有哪些?

    • A. 鹦鹉
    • B. 牛
    • C. 鹤
    • D. 以上都是
  2. 诗中用什么乐器来比喻鹦鹉的声音?

    • A. 笛子
    • B. 琵琶
    • C. 锣
    • D. 笙
  3. “绿衣整顿双栖起”中的“绿衣”指的是什么?

    • A. 绿色的树叶
    • B. 绿色的鹦鹉
    • C. 绿色的草地
    • D. 绿色的天空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双鹦鹉》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白居易更侧重于动物的描写,而杜甫则关注社会和人情的变化。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