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毅甫以诗戒饮酒问》
时间: 2025-01-11 06:20: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孔毅甫以诗戒饮酒问 作者:苏轼
买田且乞墨竹次其韵
酒中真复有何好,
孟生虽贤未闻道。
醉时万虑一扫空,
醒后纷纷如宿草。
十年揩洗见真妄,
石女无儿焦谷槁。
此身何异贮酒瓶,
满辄予人空自倒。
武昌痛饮岂吾意,
性不违人遭客恼。
君家长松十亩阴,
借我一庵聊洗心。
我田方寸耕不尽,
何用百顷糜千金。
枕书熟睡呼不起,
好学怜君工杂拟。
且将墨竹换新诗,
润色何须待东里。
白话文翻译:
我购买田地,想要墨竹来次韵,
酒中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孟子虽然贤明,但也未必懂得这个道理。
醉时万千烦恼一扫而空,
醒后却又纷乱如宿草。
十年中我经历洗炼,看透了真与妄,
石女没有孩子,焦谷也枯萎。
我的身体何尝不是一个贮酒的瓶子,
满了就要倾倒给别人,空自消耗。
在武昌痛饮并非我的本意,
本性不违,反而遭到客人的怨恼。
你家长松下有十亩阴凉,
借我一个小庵堂来洗涤我的心灵。
我的田地方寸之地无法耕尽,
何必用百顷的土地浪费千金。
枕着书熟睡,怎么叫得醒,
好学的我怜惜你工整的草拟。
不如用墨竹来换一首新诗,
润色何必等到东里。
注释:
- 墨竹:指用墨笔画的竹子,常用来比喻诗歌的意境。
- 孟生:即孟子,古代思想家,主张仁义礼智。
- 石女:传说中的石女无儿,象征着无奈和失望。
- 武昌:地名,诗人可能在此地饮酒。
- 东里:指东边的地方,可能暗指某个书院或名士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兼具豪放与婉约,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晚年,他经历了多次政治斗争,心境愈加沉重。他通过对饮酒的反思,表达对人生、名利的看法。
诗歌鉴赏:
苏轼在《孔毅甫以诗戒饮酒问》中,通过对饮酒的深刻反思,表现出他对人生的思考。开篇即以买田、乞墨竹引出对酒的质疑,暗示饮酒并无益处。接着,他引用孟子的贤能,指出即使是贤人也未必能理解此理。醉酒时的短暂忘却与清醒后的烦恼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人生的无常与苦闷。
诗中提到的“石女无儿”与“焦谷槁”,象征着生命的枯竭与失落,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苏轼自比为贮酒瓶,满则倾倒,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无奈与困惑。诗的后半部分,苏轼希望借助友人的阴凉来洗净心灵,显示出他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刻,语言精炼,既有对酒的反思,也有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苏轼的哲思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买田且乞墨竹次其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追求。
- 酒中真复有何好:质疑饮酒的意义,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
- 醉时万虑一扫空,醒后纷纷如宿草:醉酒时的轻松与清醒后的烦恼形成对比。
- 此身何异贮酒瓶,满辄予人空自倒:表达了对自己生命的无奈与空虚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身体比作酒瓶,形象展示内心的空虚。
- 对仗:如“醉时万虑一扫空,醒后纷纷如宿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饮酒的反思,探讨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挣扎,表现出对简单生活和内心宁静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酒:象征放纵与逃避,反映出人对烦恼的无奈。
- 竹:代表清雅与高洁,诗人渴望通过艺术来净化心灵。
- 松:象征长久与坚韧,借此表达对友谊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轼在诗中质疑饮酒的意义,主要是因为: A. 酒会导致醉酒
B. 酒无法解决人生的烦恼
C. 酒是奢侈品 -
“此身何异贮酒瓶”中的“酒瓶”比喻了什么? A. 人的身体
B. 饮酒的习惯
C. 生活的空虚 -
诗中提到的“石女无儿”象征着什么? A. 生育的困扰
B. 生命的失落
C. 妇女的地位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饮中八仙歌》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苏轼与李白的饮酒诗作都有对酒的思考,但李白更偏向豪放,而苏轼则更注重内心的反省与哲思。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
以上是对《孔毅甫以诗戒饮酒问》的详细解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