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咏扇》

时间: 2025-01-27 03:36:34

一弯谁剪剡溪笺。

雪色照人鲜。

湘筠削骨劳工制,最堪怜、舒卷轻便。

动处清风披拂,展时明月团圆。

流金烁石势如然。

此际有威权。

只愁一夜西风到,又谁知、中道抛捐。

自昔炎凉故态,始终难保相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弯谁剪剡溪笺。雪色照人鲜。湘筠削骨劳工制,最堪怜舒卷轻便。动处清风披拂,展时明月团圆。流金烁石势如然。此际有威权。只愁一夜西风到,又谁知中道抛捐。自昔炎凉故态,始终难保相全。

白话文翻译:

谁在溪边剪成这一弯扇子呢?它那雪白的颜色照得人心中清新。用湘筠的骨头辛勤制成,最令人怜惜的还是那轻便的舒卷。扇动时清风拂面,展开时似明月团圆。它那如流金般闪耀的形势让人赞叹。此时此刻,拥有着这扇子的威风。然而只怕一夜西风来袭,谁又知道中途被抛弃的命运。自古以来的炎凉旧态,始终难以保全。

注释:

  • 剡溪笺:剡溪出产的纸张,形状似扇,通常用来制扇。
  • 湘筠:指湖南地区的竹子,质地优良,常用于制作扇子。
  • 流金烁石:形容扇子在阳光下的光彩夺目。
  • 西风:秋冬季节的风,象征着寒冷和凋零。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沈禧,元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
  •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元代,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扇子的寄托,扇子不仅是日常生活用品,更是对生活情感的象征。

诗歌鉴赏:

这首《风入松 咏扇》通过扇子这一日常物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以“谁剪剡溪笺”引出扇子的来源,展现了扇子的精致与典雅。接着,诗人将湘筠的艰辛和扇子的轻便结合,传达出一种珍惜的情感。扇子在诗中不仅是物品,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动处清风披拂象征着诗人希望在生活中找到一丝清凉与慰藉。

而后,诗人提到流金烁石的美丽,暗示扇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尊贵地位。然而,紧接着“只愁一夜西风到”,将美好与忧愁结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最后一句“始终难保相全”,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惋惜,人生如扇,时光易逝,难以保留。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弯谁剪剡溪笺”:扇子的来源,表达对工艺的赞美。
    • “雪色照人鲜”:扇子的颜色明亮,给人以清新之感。
    • “湘筠削骨劳工制”:强调制作的辛苦与扇子的轻便。
    • “动处清风披拂”:扇子的使用带来清凉。
    • “此际有威权”:扇子在手,气势威风。
    • “只愁一夜西风到”:预示着美好短暂,未来的不安。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扇子的美丽与人生的短暂作比。
    • 拟人:扇子被赋予情感,传达对它的珍惜。
    • 对仗:整首诗使用了许多对仗的句式,使得语言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扇子为载体,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苦短的深思。

意象分析:

  • 扇子: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清凉,同时也隐喻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西风:象征着秋冬的来临,暗示着变化与失去。
  • 明月:象征团圆与和谐,代表着美好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湘筠”指的是哪种材料? A. 竹子 B. 木头 C. 铁 D. 纸

  2. “动处清风披拂”这句中的“披拂”意为? A. 遮挡 B. 拂动 C. 交织 D. 旋转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清照的《如梦令》、苏轼的《水调歌头》等,均涉及生活哲理与情感寄托。
  • 诗词对比:沈禧的这首与李白的《庐山谣》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沈禧更侧重于对生活细节的感悟,而李白则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