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龙门滩同元帅叔至应天府》

时间: 2025-01-10 19:34:06

浪拍龙门乱石滩,满篷风雨听潺湲。

东迎麻口一村水,西望泾阳数点山。

千古诗名留白下,半生心事损朱颜。

短吟寄语岩栖士,莫道功名只等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拍龙门乱石滩,
满篷风雨听潺湲。
东迎麻口一村水,
西望泾阳数点山。
千古诗名留白下,
半生心事损朱颜。
短吟寄语岩栖士,
莫道功名只等閒。

白话文翻译:

波浪拍打着龙门的乱石滩,
风雨交加中,听着水流潺潺。
向东迎接的是麻口村的溪水,
向西远望是泾阳的几座小山。
千古流传的诗名留在这里,
而我半生的心事却使我容颜憔悴。
短短的吟唱寄托给隐居的士人,
不要以为功名只是随便的事。

注释:

  • 龙门滩:指的是龙门石滩,可能与地理位置相关,形象地描绘出自然景观。
  • 潺湲:形容水流动的声音,指的是细小而连续的流水声。
  • 麻口: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村落,代表一种生活的场景。
  • 泾阳:地名,指的是泾阳地区的山峦。
  • 千古诗名:指的是流传千古的诗歌名作。
  • 朱颜:形容红润的面容,这里指代诗人因心事而容颜憔悴。
  • 岩栖士:指隐居于山岩中的士人,代表一种追求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胜原,明代诗人,生于动荡的社会环境。其作品多受儒家思想影响,关注人生、自然及社会现象,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胜原与元帅叔游览龙门滩时,诗中融入了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个人心境的抒发,反映了他在仕途与内心追求间的矛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龙门滩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悟。开头两句,波涛拍击石滩的景象,生动地表现出风雨交加时的狂野与壮观,仿佛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接着,诗人转向对周围村庄与山峦的描写,构建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显示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深切反思个人的心事与功名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他用“千古诗名留白下”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思考,同时也透露出对自我价值的迷茫与无奈。最后一句劝诫隐士,不要将功名视为等闲之事,体现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精神境界的渴望。

整首诗既有自然的美,又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浪拍龙门乱石滩:描绘波浪拍打乱石的壮丽场景,表现自然的激烈与变化。
  2. 满篷风雨听潺湲:在风雨中,听着水流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动感与沉静的对比。
  3. 东迎麻口一村水:描绘出东边村落的宁静与安详。
  4. 西望泾阳数点山:望向西边的山峦,展现出遥远的自然景观。
  5. 千古诗名留白下:强调诗歌的历史传承与文化积淀。
  6. 半生心事损朱颜: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岁月的痕迹。
  7. 短吟寄语岩栖士:将自己的感悟寄托给隐士,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8. 莫道功名只等閒:告诫他人不要轻视功名,突显出价值观的深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个人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东迎麻口一村水,西望泾阳数点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揭示了诗人对于名利与内心追求之间的矛盾,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龙门滩: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历史的积淀。
  • 潺湲: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
  • 山水: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隐士:象征着对世俗功名的超然与淡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浪拍龙门乱石滩”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A. 平静的湖面
    B. 暴风雨中的波浪
    C. 日出时的山景
    D. 夜晚的星空

  2. “千古诗名留白下”中“白”字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年纪
    B. 诗歌的空白与遗憾
    C. 自然的颜色
    D. 名声的消逝

  3. 诗中提到的“岩栖士”指的是? A. 在城市中生活的人
    B. 隐居于山中的士人
    C. 追求名利的人
    D. 游历四方的旅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暘》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暘》相比,李胜原的诗更加强调内心的情感与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清幽,二者在题材上虽相似,但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胜原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