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声调曲 征调曲 五》
时间: 2025-04-28 05:54: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事之毫髪无谓轻。虑远防微乃不倾。云官乃垂拱大君。凤历唯钦明元首。类上帝而禋六宗。望山川而朝羣后。地镜则山泽俱开。河图则鱼龙合负。我之天纲莫不该。阊阖九关天门开。卿相则风云玄感。匡赞则星辰下来。既兴室之三圣。乃举唐朝之八才。莘臣参谋于左相。大老教政于中台。其宜作则于明哲。故无崇信于奸回。
白话文翻译
细小的树木不断生长,形成茂密的林木;细小的水流不断流淌,汇成江河。事情的细微之处不可轻视,深思熟虑、防微杜渐才能稳固。云官是指垂拱而治的大君,凤历是指钦明的元首。祭祀上帝和六宗,望向山川而朝见群后。地镜使山泽都开放,河图使鱼龙共同承载。我的天纲无所不包,九重天门打开。卿相们如风云般玄妙感应,匡赞者如星辰降临。既兴起了三位圣人,又举荐了唐朝的八位才子。莘臣在左相身边参谋,大老在中台教政。应当以明哲为法则,所以不崇信奸邪之人。
注释
- 纤纤不绝林薄成:纤纤,细小的样子;不绝,不断;林薄,茂密的林木。
- 涓涓不止江河生:涓涓,细小的水流;不止,不断;江河,大河。
- 事之毫髪无谓轻:毫髪,细微之处;无谓轻,不可轻视。
- 虑远防微乃不倾:虑远,深思熟虑;防微,防微杜渐;不倾,稳固。
- 云官乃垂拱大君:云官,指天上的官员;垂拱,垂手拱立,表示恭敬;大君,指天子。
- 凤历唯钦明元首:凤历,指历法;钦明,钦定;元首,指君主。
- 类上帝而禋六宗:类,祭祀;上帝,天帝;禋,祭祀;六宗,六种神灵。
- 望山川而朝羣后:望,望向;山川,山河;朝,朝见;羣后,群臣。
- 地镜则山泽俱开:地镜,指地上的镜子;山泽,山林和湖泊;俱开,都开放。
- 河图则鱼龙合负:河图,指河图洛书;鱼龙,鱼和龙;合负,共同承载。
- 我之天纲莫不该:天纲,天道的纲常;莫不该,无所不包。
- 阊阖九关天门开:阊阖,天门;九关,九重门;天门开,天门打开。
- 卿相则风云玄感:卿相,高级官员;风云,比喻变化莫测;玄感,玄妙的感应。
- 匡赞则星辰下来:匡赞,匡扶赞颂;星辰,星宿;下来,降临。
- 既兴室之三圣:兴室,兴起的国家;三圣,三位圣人。
- 乃举唐朝之八才:举,举荐;唐朝,指唐朝的才子;八才,八位才子。
- 莘臣参谋于左相:莘臣,贤臣;参谋,参与谋划;左相,左丞相。
- 大老教政于中台:大老,指德高望重的老臣;教政,教导政治;中台,中央政府。
- 其宜作则于明哲:宜,应当;作则,作为法则;明哲,明智的人。
- 故无崇信于奸回:故,所以;无,不;崇信,崇尚信任;奸回,奸邪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庾信(513-581),字子山,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曾任梁、陈、北周等朝官职。其诗文风格清新,善于运用典故,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庾信在南北朝时期所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理想和对君主的期望。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对清明政治和贤能官员的向往。
诗歌鉴赏
庾信的《周五声调曲 征调曲 五》是一首充满政治理想和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纤纤不绝林薄成”和“涓涓不止江河生”的比喻,强调了细微之处的积累对整体的重要性。接着,诗人通过“事之毫髪无谓轻”和“虑远防微乃不倾”的论述,提出了深思熟虑和防微杜渐的政治智慧。
诗中的“云官乃垂拱大君”和“凤历唯钦明元首”表达了对君主的理想化期待,希望君主能够垂拱而治,钦定历法,明察秋毫。随后的“类上帝而禋六宗”和“望山川而朝羣后”则展现了诗人对祭祀和朝政的重视。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地镜则山泽俱开”和“河图则鱼龙合负”的意象,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政治图景。最后,诗人强调了明哲为则,不崇信奸邪之人的政治原则,体现了对清明政治的坚定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纤纤不绝林薄成:通过细小的树木不断生长,形成茂密的林木,比喻细微之处的积累对整体的重要性。
- 涓涓不止江河生:通过细小的水流不断流淌,汇成江河,进一步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 事之毫髪无谓轻:指出事情的细微之处不可轻视,强调深思熟虑的必要性。
- 虑远防微乃不倾:提出深思熟虑和防微杜渐的政治智慧,以确保稳固。
- 云官乃垂拱大君:表达对君主的理想化期待,希望君主能够垂拱而治。
- 凤历唯钦明元首:希望君主能够钦定历法,明察秋毫。
- 类上帝而禋六宗:展现对祭祀的重视,强调对神灵的尊敬。
- 望山川而朝羣后:描绘朝政的景象,表达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 地镜则山泽俱开:通过地镜的意象,描绘一个理想化的政治图景。
- 河图则鱼龙合负:通过河图的意象,强调共同承载的重要性。
- 我之天纲莫不该:表达天道的纲常无所不包,强调天道的完整性。
- 阊阖九关天门开:描绘天门的打开,象征政治的清明和开放。
- 卿相则风云玄感:通过卿相的意象,表达对贤能官员的期待。
- 匡赞则星辰下来:通过匡赞的意象,强调贤能官员的降临。
- 既兴室之三圣:强调三位圣人的兴起,表达对圣人的尊敬。
- 乃举唐朝之八才:强调举荐唐朝的八位才子,表达对才子的重视。
- 莘臣参谋于左相:通过莘臣的意象,表达对贤臣的期待。
- 大老教政于中台:通过大老的意象,表达对德高望重的老臣的尊敬。
- 其宜作则于明哲:强调应当以明哲为法则,表达对明智之人的推崇。
- 故无崇信于奸回:强调不崇信奸邪之人,表达对清明政治的坚定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纤纤不绝林薄成”和“涓涓不止江河生”的比喻,强调细微之处的积累对整体的重要性。
- 拟人:通过“云官乃垂拱大君”和“凤历唯钦明元首”的拟人手法,表达对君主的理想化期待。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纤纤不绝林薄成”与“涓涓不止江河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清明政治和贤能官员的向往,强调深思熟虑和防微杜渐的政治智慧,以及对明智之人的推崇和对奸邪之人的排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纤纤不绝林薄成:细小的树木不断生长,形成茂密的林木。
- 涓涓不止江河生:细小的水流不断流淌,汇成江河。
- 云官乃垂拱大君:天上的官员垂手拱立,表示恭敬。
- 凤历唯钦明元首:历法钦定,明察秋毫的君主。
- 类上帝而禋六宗:祭祀天帝和六种神灵。
- 望山川而朝羣后:望向山河,朝见群臣。
- 地镜则山泽俱开:地上的镜子使山林和湖泊都开放。
- 河图则鱼龙合负:河图洛书使鱼和龙共同承载。
- 阊阖九关天门开:天门打开,象征政治的清明和开放。
- 卿相则风云玄感:高级官员如风云般玄妙感应。
- 匡赞则星辰下来:匡扶赞颂者如星宿降临。
- 既兴室之三圣:兴起的国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