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月令 其三》
时间: 2025-01-11 07:46: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江春酒小扶头。酌花月不浇愁。洞庭泪酿湘波色,两悠悠。花外梦,水边楼。十载吹笙湖上路,年事暮,苦淹留。兰伤蕙叹斑筠泣,楚魂羞。解珠佩,忆麟洲。
白话文翻译:
这一江春酒轻轻地抬起头来,饮着花下的月光不让愁绪滋生。洞庭湖的泪水酿造了湘波的颜色,悠悠的思绪在空中飘荡。梦在花外,楼在水边。十年在湖上吹笙的路上,年岁渐老,苦于留恋。兰花伤感,蕙草叹息,斑竹也在哭泣,楚地的魂魄感到羞愧。解下珠佩,怀念麟洲。
注释:
- 江春酒:比喻春天的美好,借酒抒情。
- 扶头:轻轻地抬起,形容春酒的轻盈。
- 酌:饮酒,指的是细细品味。
- 洞庭泪:指洞庭湖的水,象征着思念和哀愁。
- 湘波:指湘江的波浪,具有地方文化的象征。
- 十载:十年的岁月,体现时间的流逝。
- 兰伤蕙叹:兰花和蕙草都在表达伤感,象征着柔情和忧思。
- 麟洲:历史上著名的地方,象征着美好和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岸登,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与诗歌,风格清新,情感细腻。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对时代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纠葛,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深刻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过往的怀念。
诗歌鉴赏:
《花上月令 其三》是周岸登的一首情感丰富的古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内心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过往的追忆。诗中以“江春酒”起篇,营造出一种轻盈、柔和的春天氛围,酒与花月的结合,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享受。接着,通过描写洞庭湖的泪水,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紧密相联,表现出一种由景生情的艺术手法。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十年的流逝,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留恋的痛苦。兰花和蕙草的伤感,斑竹的哭泣,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愁苦与脆弱的美感。这种情感不仅是个人的悲伤,更是对整个时代的反思与感慨。
整首诗以“解珠佩,忆麟洲”收尾,暗示着对美好回忆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之感。诗人在自然美与人情美的交织中,创造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共鸣,使得整首诗在简洁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层次,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江春酒小扶头:春天的江水如酒般轻盈,抬起头来,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酌花月不浇愁:在花下、月光中饮酒,试图用美景来消愁。
- 洞庭泪酿湘波色:洞庭湖的水如泪般流淌,酿成了湘江波色,暗示思念的情感。
- 两悠悠:思绪在空中轻轻飘荡,表明内心的惆怅。
- 花外梦,水边楼:梦在花的外面,楼在水边,描绘出一种恍惚的意境。
- 十载吹笙湖上路:十年的岁月是在湖边吹笙度过,体现了岁月的流逝。
- 年事暮,苦淹留:年岁渐老,留恋过去的苦涩情感。
- 兰伤蕙叹斑筠泣:兰花受伤,蕙草叹息,斑竹流泪,象征着柔情和哀伤。
- 楚魂羞:楚地的魂魄感到羞愧,暗示对往事的自责与怀念。
- 解珠佩,忆麟洲:解下珠佩,怀念曾经的美好时光,象征着对美好回忆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比作春酒,生动形象。
- 对仗:如“花外梦,水边楼”,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兰花、蕙草和斑竹被赋予情感,使意象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思绪,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生活的感慨。诗人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展现了对过往的留恋与对未来的迷惘,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酒: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与生机。
- 花月:代表了浪漫与情感的寄托。
- 洞庭泪:自然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象征思念。
- 兰蕙:柔情与哀愁的象征。
- 麟洲:美好回忆的象征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花上月令 其三》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周岸登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十载”是指多少年?
- A) 五年
- B) 十年
- C) 二十年
-
诗中“洞庭泪”主要象征什么?
- A) 喜悦
- B) 思念与哀愁
- C) 财富
答案:
- B) 周岸登
- B) 十年
- B) 思念与哀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周岸登《花上月令 其三》 与 李白《月下独酌》:两首诗均以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但周岸登更注重内心的感受与时间的流逝,而李白则显得更为豪放,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周岸登生平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