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从军行
作者: 杨炯 〔唐代〕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白话文翻译
烽火映照着西京(长安),我的心中自然感到不平静。
我宁愿辞去朝廷的高官,骑上战马环绕龙城。
雪花纷飞使得旗帜的画面暗淡,风中夹杂着鼓声。
我宁愿做一个百人队的长官,胜过做一个读书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烽火: 指战争的信号,常用来比喻战乱。
- 凤阙: 指朝廷的高官职位,凤是象征权贵的神鸟。
- 牙璋: 古代官员的象征,表示权力和地位。
- 铁骑: 指骑兵,象征勇武之士。
- 龙城: 指的是长安,古代的都城。
- 凋: 枯萎,暗淡。
- 杂鼓声: 指多种鼓声交织,表示战斗的喧嚣。
- 百夫长: 指军队中负责一百人的长官。
- 书生: 通常指读书人或文人,象征安逸和文弱。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西京”指的是长安,是当时的政治中心。
- “凤阙”象征着高官的地位,而“铁骑”则代表着战斗的决心与勇气。
- 诗人通过对比表现了对战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和平时光的不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炯,字子华,唐代诗人,因其才华而受到重视。他的诗歌多描写战争、边塞生活,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唐代盛世,虽表面上对战争表现出向往,但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战乱的深刻认识与诗人内心的矛盾情感。
诗歌鉴赏
《从军行》是一首体现了杨炯对战争的复杂情感的诗作。诗中开头的“烽火照西京”,极具视觉冲击力,瞬间将读者带入了紧张的战争氛围。烽火作为战争的象征,不仅照亮了西京,也照亮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与焦虑。接下来的“心中自不平”,则道出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不满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牙璋辞凤阙”,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战斗生活的渴望。在他看来,骑马驰骋于战场,虽然艰苦,却更能体现一个男子汉的价值与豪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描绘了战场的严酷与混乱,暗示着战争的艰辛和不易。
最后一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宁愿在战场上做一个普通的指挥官,也不愿在书斋中做一个无所作为的读书人。这种豪情壮志,展现了诗人对英雄气概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战斗生活的向往与对和平渴望的矛盾,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社会、战争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烽火照西京:烽火照亮了西京,暗示着战争的爆发。
- 心中自不平:内心感到不满与焦虑。
- 牙璋辞凤阙:放弃了高官的地位,选择了勇敢的生活。
- 铁骑绕龙城:骑兵环绕着龙城,展现出战斗的场景。
- 雪暗凋旗画:狂风雪使得旗帜黯淡,反映出战争的惨烈。
- 风多杂鼓声:风中夹杂着鼓声,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 宁为百夫长:宁愿做百人的指挥官,表现出对战斗的向往。
- 胜作一书生:胜过做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强调了对英雄气概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烽火-心中”、“牙璋-铁骑”等。
- 比喻: 用“烽火”象征战争,用“铁骑”象征勇士。
- 意象: 雪、风、鼓声等意象渲染了战斗的氛围,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向往和对文人生活的厌倦,展现了他勇于担当、渴望为国出征的英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烽火: 代表战争与战乱。
- 龙城: 代表都城长安,象征着国家的命运。
- 雪: 暗示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 鼓声: 象征着战斗的紧迫与激烈。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歌的整体情境,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对生活的多重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烽火照西京”中的“烽火”主要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自然现象 -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文人生活的向往 B. 对战争的逃避 C. 对战斗生活的向往 -
诗中提到的“铁骑”指的是?
A. 骑兵 B. 步兵 C. 文人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 王昌龄
- 《夜泊牛津》 李白
诗词对比
- 《出塞》与《从军行》都表达了对战斗的渴望与对国家的忠诚,但《出塞》更侧重于描绘边塞的壮丽与孤独,而《从军行》则突出了诗人的内心矛盾与战斗的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汉乐府》
- 《唐诗鉴赏辞典》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从军行》及其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