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泛舟)》

时间: 2025-04-28 15:12:01

一派弯溪曲港,两山松干柽萝。

寻幽乘兴泛烟波。

时见白鸥飞过。

炫日浪纹金影,连云岸草青莎。

陶然一醉养天和。

解意歌莺劝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派弯溪曲港,两山松干柽萝。
寻幽乘兴泛烟波,时见白鸥飞过。
炫日浪纹金影,连云岸草青莎。
陶然一醉养天和,解意歌莺劝我。

白话文翻译:

这是一幅弯曲的溪流与港口的美丽景象,两座山之间的松树和柽柳交错生长。我寻幽探胜,兴致勃勃地泛舟在烟波荡漾的水面上,时不时看到白鸥在空中飞过。阳光照耀下,浪花的纹路闪烁着金色的光影,岸边的草木在云雾中显得格外青翠。我陶醉其中,沉醉于这和谐的自然之中,听到黄莺在歌唱,仿佛在劝我继续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注释:

  • 柽萝:一种常见的植物,通常指一种藤本植物,这里用来描绘山间的植物景象。
  • 寻幽:寻找幽静之处,形容在自然中探寻宁静。
  • 烟波:烟雾和波浪,形容水面朦胧的景象。
  • 炫日:阳光耀眼。
  • 青莎:青草,形容岸边的绿色植物。
  • 陶然:陶醉的样子,形容心情愉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冠,名少卿,字子皎,号岐阳,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擅长描绘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作品在当时深受欢迎。

创作背景:

《西江月(泛舟)》创作于一个春日的午后,诗人在乘舟游览自然时的所见所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泛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美好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愉悦。开篇的“一派弯溪曲港”便设定了诗的场景,曲折的溪流与两旁的山峦形成了和谐的画面,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接下来的“寻幽乘兴泛烟波”则传达出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乘船在烟波中漫游,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诗中“炫日浪纹金影”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的美景,体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而“连云岸草青莎”则将自然的色彩与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清新的感受。

最后两句,诗人陶醉于大自然的美好,听到黄莺在歌唱,仿佛在劝他继续享受这份宁静和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派弯溪曲港:描绘了溪流的弯曲和港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自然背景。
  2. 两山松干柽萝:山中松树和柽萝交错,生机勃勃。
  3. 寻幽乘兴泛烟波:诗人寻找幽静之处,兴致勃勃地在水面上游荡,传达出愉悦的心情。
  4. 时见白鸥飞过:偶尔看到白鸥飞过,增添了自然的灵动感。
  5. 炫日浪纹金影:阳光照耀下的波纹闪烁着金色光影,展现了自然的美丽。
  6. 连云岸草青莎:岸边的草木青翠,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
  7. 陶然一醉养天和:诗人沉醉于自然之中,享受这份和谐。
  8. 解意歌莺劝我:黄莺在歌唱,似乎在劝他继续享受这一切。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烟波”形象化地描绘了水面朦胧的景象。
  • 拟人:黄莺似乎在劝说诗人,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炫日浪纹金影,连云岸草青莎”,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陶醉,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流:象征宁静和平和。
  • :代表稳重与永恒。
  • 白鸥:象征自由与灵动。
  • 阳光:象征生命与希望。
  • 黄莺:代表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植物有哪些? A. 松树和柽萝
    B. 桃花和柳树
    C. 竹子和梅花

  2. 诗人的心情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产生的? A. 热闹的城市
    B. 宁静的大自然
    C. 忙碌的市场

  3. “陶然一醉养天和”中的“陶然”意为? A. 陶瓷
    B. 陶醉
    C. 陶土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

诗词对比:

  • 比较曹冠与李白的作品,前者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绘,而后者则常以豪放的情感抒发为主。李白的“将进酒,杯莫停”与曹冠的“陶然一醉”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诗歌风格。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