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五十四》

时间: 2025-01-28 23:06:46

山庐好,雨后稻苗肥。

十亩桥头邻叟语,六弓湾口钓船归。

树杪初斜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庐好,雨后稻苗肥。
十亩桥头邻叟语,
六弓湾口钓船归。
树杪初斜晖。

白话文翻译:

山间的庐舍真美,雨后稻田的苗儿长得格外茂盛。
十亩地的桥头,邻居老翁在闲聊,
六弓湾口,钓鱼的船只正陆续归来。
树梢上,初升的阳光斜照下来。

注释:

  • 山庐:山中的小屋,指乡间的居所。
  • 稻苗:水稻的幼苗,象征丰收的希望。
  • 十亩:形容土地面积,十亩地是一个适中的规模。
  • 邻叟:邻居的老者,指乡间的老人,体现了农村生活的和谐。
  • 六弓湾:可能为地名,湾口指水域的入口。
  • 斜晖:斜射的阳光,给人温暖的感觉。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涉及特定典故,但描绘的田园生活与古代诗人向往的“归隐”主题相契合,反映了士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燮,清代诗人,字震亨,号闾山,出生于江苏,其诗多描写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高燮的诗风清新自然,追求真情实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的乡村生活中,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五十四》通过简单、清新的语言,生动描绘了雨后山乡的美丽景象,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开篇一句“山庐好”便直接引入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赞美,给读者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氛围。接下来的“雨后稻苗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意象,通过描绘雨后的生机勃勃,展现了自然的循环与丰收的希望。

“十亩桥头邻叟语”描绘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人际关系的融洽,邻居之间的交谈增添了生活的温度与情趣。而“六弓湾口钓船归”则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钓鱼的船只归来,仿佛在诉说着一天的收获与归家的喜悦。

最后一句“树杪初斜晖”,以树梢的斜晖作为结尾,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与宁静的夜晚即将来临,整首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庐好”:自然环境宜人,诗人对自然的赞美。
    • “雨后稻苗肥”:生机盎然,展现农村的富饶。
    • “十亩桥头邻叟语”:描写乡村的和谐生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 “六弓湾口钓船归”:生动的画面,体现渔民的生活。
    • “树杪初斜晖”:温暖的阳光,象征宁静的暮色。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邻叟语”“钓船归”,形成生动的画面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构建田园意境。
  •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山庐:象征归隐与宁静的生活。
  • 稻苗:代表丰收与希望。
  • 邻叟:体现乡村的和谐与温暖。
  • 钓船:象征渔民生活的乐趣与劳作。
  • 斜晖:温暖与宁静的象征,寓意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述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

    • A. 干旱
    • B. 雨后丰盈
    • C. 冰雪覆盖
  2. “十亩桥头邻叟语”中“邻叟”指的是谁?

    • A. 老人
    • B. 小孩
    • C. 渔民
  3. 诗中最后一句的意象是什么?

    • A. 暴风雨
    • B. 斜晖
    • C. 夜幕降临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田园乐》——王维
  • 《渔舟唱晚》——李煜

诗词对比

  • 王维的《田园诗》与高燮的诗都强调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但王维更倾向于描绘山水之美,而高燮则更加注重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表现。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高燮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田园诗的美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