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其八 感事,八叠前韵》
时间: 2025-02-04 15:40: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记得华年声起凤。道是金浑,玉暖花房冻。百事抛人随去梦。驹光过隙曾谁鞚。赢得吴霜欺鬓重。艳帜标花,两字甘拈送。白傅白花诗思共。芳名道出千人缝。
白话文翻译:
我记得年轻时,声音如凤凰般悦耳。听说那时金子般灿烂,玉一般温暖,而花房却冷得像冰。抛弃一切,随梦而去,时间如飞,曾几何时谁能把握?如今只得在吴霜下,鬓发渐白。艳丽的花旗标志着我的心情,愿意将这两字轻轻送出。白话文和白花中,诗思与我共存,芳名在千人之间传颂。
注释:
- 华年:指年轻美好的年华。
- 声起凤:比喻声音悦耳动听。
- 金浑,玉暖:形容美好、温暖的环境或情感。
- 百事抛人:放下所有的事情,随梦而去。
- 驹光过隙:形容时间飞逝。
- 吴霜:指秋天的霜,暗示年华已逝。
- 鬓重:形容头发渐白。
- 艳帜标花:美丽的花旗,象征欣喜或自我表达。
- 白傅白花:白话和白花,象征纯洁和诗意。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姚华,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观察力著称。其作品多描绘人生无常、时光流逝。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感慨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蝶恋花 其八 感事》通过优美的词句,展现了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诗中,姚华运用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自己年轻时的美好回忆,声音如凤,金玉光辉,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时光的流逝和现实的苍凉。尤其是“百事抛人随去梦”,这句凝练而深刻,表明了诗人对生命中无数追求的放弃,留给人深思。整首诗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美好青春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展现出深沉的诗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回忆年轻的美好,声音如凤凰般动听,暗示当时的欢乐和朝气。
- 第二联则通过金玉和冷花房的对比,显示出环境的变化,反映出内心的矛盾。
- 第三联中“驹光过隙”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飞逝,令人感叹。
- 第四联中“吴霜欺鬓重”则直接描绘了岁月的痕迹,增加了诗的沉重感。
- 最后两联以“艳帜标花”和“芳名道出”结束,展现出诗人希望在无常中寻求一种心灵的寄托。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声音比作凤凰,形象生动。
- 对仗:如“金浑,玉暖”与“百事抛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寒霜欺鬓”,赋予自然以情感,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美好青春的追忆,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 凤凰:象征美丽与希望,代表年轻时的活力。
- 金玉:象征富贵与辉煌,体现了理想与憧憬。
- 霜:象征衰老与季节的变迁,暗示岁月无情。
- 花:象征美好与爱情,表达内心的柔情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记得华年声起凤”中的“凤”指的是什么? A. 凤凰
B. 美好的声音
C. 年轻时光
答案:B -
“驹光过隙”意指: A. 时间如飞
B. 过往的马
C. 光线的变化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吴霜”象征: A. 春天
B. 秋天的霜
C. 年龄的增长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菩萨蛮》
-
诗词对比:
- 《蝶恋花 其八 感事》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有对青春逝去的感慨,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而姚华则更强调时间的无情与哲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姚华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