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久不接家书,歌以遣闷》
时间: 2025-01-27 03:24: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久不接家书,歌以遣闷
——张玉珍
杨柳丝长烟漠漠。
节近清明,雨润秋千索。
底事流莺惊梦觉。
起来独坐垂珠箔。
庭畔小桃将吐萼。
几日春寒,好景俱抛却。
焉得双鱼云外落。
一函慰我离愁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春季时节的孤寂和忧愁。杨柳的细丝在烟雾中摇曳,清明节将近,细雨滋润着秋千的绳索。为什么流莺在梦中惊醒我呢?我起身独自坐在珠帘下。庭边的小桃花即将绽放,但最近几天的春寒使得美好的景色都失去了光彩。哪里能有那双鱼从云外飘落呢?一封信能够安慰我的离愁苦闷。
注释:
- 杨柳:柳树,象征春天的来临,常与离别相联系。
- 清明:指清明节,春季的重要节气,也与祭祖扫墓有关。
- 流莺:指黄莺,一种春天常见的鸟,歌声婉转动听。
- 珠箔:珠帘,指用珠子制成的帘子,常用于装饰。
- 小桃:桃花,春天的代表花卉,象征美丽和希望。
- 双鱼:在古代文化中常象征爱情与团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玉珍,清代词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离愁别绪,情感细腻,富有女性视角。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作者与家人分离、久未通信的时刻,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在春日孤寂中产生的忧愁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愁苦。开篇“杨柳丝长烟漠漠”,展现出一幅春日的朦胧画面,柳丝轻柔,烟雾缭绕,给人以宁静却又略显萧瑟的感觉。接下来提到“节近清明”,这不仅是时间的标志,更是思念的催化剂,清明节的到来使得作者心中愈发感受到对亲人的思念。
“底事流莺惊梦觉”,流莺的歌声如同梦中惊醒,打破了作者的宁静,流莺的声音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却也让人感到孤独。接着“起来独坐垂珠箔”,表达出作者的孤独与无奈,她独自坐在窗前,心中充满了离愁。
“庭畔小桃将吐萼”,桃花即将开放,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但“几日春寒,好景俱抛却”,春寒的到来让美好的景色变得黯淡无光,体现出作者内心的失落与忧郁。
最后两句“焉得双鱼云外落,一函慰我离愁恶”,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希望能够收到亲人的信件来抚慰自己心中的离愁。整个词调子悲凉,却又透出一种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杨柳丝长烟漠漠”:春天的杨柳细丝在烟雾中柔和地摇曳,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却也带有一种朦胧的孤寂。
- “节近清明,雨润秋千索”:清明节即将到来,细雨滋润着秋千的绳索,暗示着思念与忧愁。
- “底事流莺惊梦觉”:流莺的歌声在梦中惊醒了我,暗示着心中的不宁与孤独。
- “起来独坐垂珠箔”:作者起身独自坐在窗前,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绪。
- “庭畔小桃将吐萼”:庭边的小桃花即将绽放,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美好。
- “几日春寒,好景俱抛却”:春天的寒冷使得美好的景色都失去光彩,暗示着作者的失落。
- “焉得双鱼云外落”:双鱼象征着团圆与爱情,作者希望能有这样的美好。
- “一函慰我离愁恶”:希望能收到一封信来安慰内心的离愁苦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流莺的歌声比作惊醒,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拟人:杨柳与流莺的描写,使自然景色更具情感色彩。
- 对仗:如“几日春寒,好景俱抛却”,体现了优美的音韵。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离愁与思念,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孤独的对比,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春天与离别。
- 流莺:代表春天的希望与生机,同时也暗示孤独。
- 小桃:象征美丽与希望。
- 双鱼:象征团圆与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孤独与思念
- C. 愤怒
- D. 无聊
-
“焉得双鱼云外落”中的“双鱼”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离别
- C. 爱情与团圆
- D. 孤独
-
“庭畔小桃将吐萼”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 A. 失落
- B. 春天的希望
- C. 离别
- D. 冷漠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女性的离愁,但更侧重于对爱情的追忆与感伤。
- 杜甫《春望》:在描写春天的同时,增添了对国家和家园的忧虑,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