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段屯田分得于字》

时间: 2025-04-28 17:42:01

劝农使者古丈夫,不惜春衫践泥涂。

王事靡盐君甚劬,奉常客卿虬两须。

东武县令天马驹,泮宫先生非俗儒。

相与野饮四子俱,乐哉此乐城中无。

溪边策杖自携壶,腰笏不烦何易于。

胶西病守老且迂,空斋愁坐纷墨朱。

四十岂不知头颅,畏人不出何其愚。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送段屯田分得于字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劝农使者古丈夫,不惜春衫践泥涂。
王事靡盐君甚劬,奉常客卿虬两须。
东武县令天马驹,泮宫先生非俗儒。
相与野饮四子俱,乐哉此乐城中无。
溪边策杖自携壶,腰笏不烦何易于。
胶西病守老且迂,空斋愁坐纷墨朱。
四十岂不知头颅,畏人不出何其愚。


白话文翻译:

劝农的使者像古代的丈夫一样,不惜穿着春天的衣衫践踏泥土。
王事没有盐君来得辛苦,奉养常客的卿士长得有龙须。
东武的县令像骏马一样奔腾,泮宫的先生并非平常的儒生。
我们四个朋友一起在野外饮酒,真是乐哉,这座城中没有烦恼。
在溪边我手持拐杖,自带酒壶,不用烦恼官职之事何其轻松。
胶西的人病守老且迂,空在书斋中愁坐,面对纷乱的墨迹和朱笔。
四十岁的人难道不知道头颅的重担吗?害怕与人交往真是愚蠢。


注释:

  • 劝农: 劝说农民,指的是从事农业的人。
  • 古丈夫: 古时的男子,形容有担当的人。
  • 王事靡盐: 指王室的事务没有盐君那么辛苦,盐君是古代的一个官职,负责盐的管理。
  • 虬两须: 形容老者的须发,虬表示如龙般的形态。
  • 东武: 地名,指东武县。
  • 泮宫: 古代的学校,专门培养儒生的地方。
  • 乐哉: 形容快乐的样子。
  • 腰笏: 表示高官的象征,笏为古代官吏用以示意的工具。
  • 胶西: 地名,指胶西地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著称,常常关注民生和自然景色。苏轼的作品风格多样,融合了豪放与婉约,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时期,表达了他对农耕生活的关注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诗中通过对比农人与官吏的生活,展现了苏轼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劝农使者为引子,开篇描绘了一位古代丈夫的形象,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尊重与赞美。苏轼通过对比指出,农事的辛苦与王事的复杂,彰显了社会对不同职业的认知与价值。在诗中,苏轼巧妙地使用了对比手法,既有对官场生活的讽刺,也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追求。诗的后半部分更是展现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溪边饮酒的场景流露出作者对自然与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劝农使者古丈夫,不惜春衫践泥涂。
    描绘了劝农使者的形象,强调其为农业奉献的精神。

  2. 王事靡盐君甚劬,奉常客卿虬两须。
    通过对比王事与盐君的辛劳,揭示了官场的复杂与辛苦。

  3. 东武县令天马驹,泮宫先生非俗儒。
    描述东武县的县令与泮宫的老师,指出他们各自的独特之处。

  4. 相与野饮四子俱,乐哉此乐城中无。
    体现了与友人共饮的快乐,表达了对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

  5. 溪边策杖自携壶,腰笏不烦何易于。
    自然与放松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不受官场拘束的自在。

  6. 胶西病守老且迂,空斋愁坐纷墨朱。
    批判那些沉迷于书斋却无所作为的人的愚蠢。

  7. 四十岂不知头颅,畏人不出何其愚。
    质疑四十岁的人不敢与人交往的愚蠢行为,呼唤真诚的人际交往。

修辞手法:

  • 对比: 对比农人与官吏的生活,反映社会的多元。
  • 比喻: “天马驹”比喻县令的风采,形象生动。
  • 排比: “空斋愁坐纷墨朱”,通过排比强调无所作为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对简单农耕生活的尊重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表现了对友谊和自然的向往,讽刺了那些沉迷于书斋而不务正业的人的愚昧。


意象分析:

  • 泥涂: 象征艰苦的农耕生活。
  • 酒壶: 代表自由和洒脱的生活态度。
  • 四子: 象征友谊和共同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农事的尊重? A. 对比
    B. 排比
    C. 夸张

  2. 诗中提到的“胶西”指的是: A. 一个县名
    B. 一种植物
    C. 一种饮料

  3. 诗中强调的中心思想是: A. 对官场的赞美
    B. 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C. 对书法的热爱

答案:

  1. A. 对比
  2. A. 一个县名
  3. B. 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田园乐》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春望》与《送段屯田分得于字》都表达了对农事的关注,但杜甫更多的是对战乱的忧虑,而苏轼则展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杜甫的愁苦与苏轼的洒脱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田园诗选》

相关诗句

劝农使者古丈夫,不惜春衫践泥涂。下一句是什么

王事靡盐君甚劬,奉常客卿虬两须。上一句是什么

王事靡盐君甚劬,奉常客卿虬两须。下一句是什么

东武县令天马驹,泮宫先生非俗儒。上一句是什么

东武县令天马驹,泮宫先生非俗儒。下一句是什么

相与野饮四子俱,乐哉此乐城中无。上一句是什么

相与野饮四子俱,乐哉此乐城中无。下一句是什么

溪边策杖自携壶,腰笏不烦何易于。上一句是什么

溪边策杖自携壶,腰笏不烦何易于。下一句是什么

胶西病守老且迂,空斋愁坐纷墨朱。上一句是什么

胶西病守老且迂,空斋愁坐纷墨朱。下一句是什么

四十岂不知头颅,畏人不出何其愚。上一句是什么

劝农使者古丈夫,下一句是什么

不惜春衫践泥涂。上一句是什么

不惜春衫践泥涂。下一句是什么

王事靡盐君甚劬,上一句是什么

王事靡盐君甚劬,下一句是什么

奉常客卿虬两须。上一句是什么

奉常客卿虬两须。下一句是什么

东武县令天马驹,上一句是什么

东武县令天马驹,下一句是什么

泮宫先生非俗儒。上一句是什么

泮宫先生非俗儒。下一句是什么

相与野饮四子俱,上一句是什么

相与野饮四子俱,下一句是什么

乐哉此乐城中无。上一句是什么

乐哉此乐城中无。下一句是什么

溪边策杖自携壶,上一句是什么

溪边策杖自携壶,下一句是什么

腰笏不烦何易于。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