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铙歌十五首 其六 上陵者篇》

时间: 2025-01-26 04:02:37

上陵者。

相追攀。

被服纤丽振绮纨。

携童幼。

升崇峦。

南望城阙郁盘桓。

王公第。

通衢端。

高甍华屋列朱轩。

临浚谷。

掇秋兰。

士女悠奕映隰原。

指营丘。

感牛山。

爽鸠既没景君叹。

嗟岁聿。

逝不还。

志气衰沮玄鬓斑。

野莽宿。

坟土干。

顾此累累中心酸。

生必死。

亦何怨。

取乐今日展情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陵者。相追攀。被服纤丽振绮纨。携童幼。升崇峦。南望城阙郁盘桓。王公第。通衢端。高甍华屋列朱轩。临浚谷。掇秋兰。士女悠奕映隰原。指营丘。感牛山。爽鸠既没景君叹。嗟岁聿。逝不还。志气衰沮玄鬓斑。野莽宿。坟土干。顾此累累中心酸。生必死。亦何怨。取乐今日展情欢。

白话文翻译:

登上陵墓的人,相互追随攀爬。穿着华丽,衣裳飘逸。带着孩童,登上高山。向南望去,城阙郁郁葱葱。王公贵族的府邸,位于大道的尽头。高耸的屋脊,华丽的房屋,排列着红色的门廊。临近深谷,采摘秋天的兰花。男女悠闲地映照在平原上。指向营丘,感慨牛山。爽鸠已经消失,景君叹息。感叹岁月流逝,不再回来。志气衰退,黑发斑白。野草丛生,坟土干燥。看着这一堆堆的坟墓,心中感到酸楚。生命必定有死亡,又有什么可怨恨的。享受今天的快乐,展现情感的欢愉。

注释:

字词注释:

  • 上陵者:指登上陵墓的人。
  • 相追攀:相互追随攀爬。
  • 被服纤丽:穿着华丽。
  • 振绮纨:衣裳飘逸。
  • 升崇峦:登上高山。
  • 郁盘桓:郁郁葱葱。
  • 高甍华屋:高耸的屋脊,华丽的房屋。
  • 列朱轩:排列着红色的门廊。
  • 掇秋兰:采摘秋天的兰花。
  • 悠奕:悠闲地。
  • 映隰原:映照在平原上。
  • 指营丘:指向营丘。
  • 感牛山:感慨牛山。
  • 爽鸠既没:爽鸠已经消失。
  • 景君叹:景君叹息。
  • 嗟岁聿:感叹岁月。
  • 逝不还:流逝不再回来。
  • 志气衰沮:志气衰退。
  • 玄鬓斑:黑发斑白。
  • 野莽宿:野草丛生。
  • 坟土干:坟土干燥。
  • 顾此累累:看着这一堆堆的坟墓。
  • 中心酸:心中感到酸楚。
  • 生必死:生命必定有死亡。
  • 亦何怨:又有什么可怨恨的。
  • 取乐今日:享受今天的快乐。
  • 展情欢:展现情感的欢愉。

典故解析:

  • 营丘: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省淄博市。
  • 牛山:古代山名,位于今山东省淄博市。
  • 爽鸠:古代传说中的鸟,象征着忠诚和勇敢。
  • 景君:指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君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承天(370年-447年),字彦德,南北朝时期宋朝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是东晋名将何无忌的孙子。何承天在文学上颇有成就,尤其擅长写诗和赋。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陵墓的人们的景象,通过对王公贵族府邸和坟墓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死亡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典故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时代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登上陵墓的人们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死亡的深刻感慨。诗中,“上陵者。相追攀。被服纤丽振绮纨。”描绘了人们穿着华丽,相互追随攀爬的场景,而“携童幼。升崇峦。南望城阙郁盘桓。”则进一步描绘了人们带着孩童,登上高山,向南望去,城阙郁郁葱葱的景象。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人们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坟墓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死亡的感慨。“野莽宿。坟土干。顾此累累中心酸。”描绘了野草丛生,坟土干燥,看着这一堆堆的坟墓,心中感到酸楚的场景。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无情,也反映了作者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

最后,“生必死。亦何怨。取乐今日展情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豁达和对死亡的接受。作者认为,生命必定有死亡,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应该享受今天的快乐,展现情感的欢愉。这种对生命的豁达和对死亡的接受,反映了作者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陵者。相追攀。被服纤丽振绮纨。
    • 描绘了人们穿着华丽,相互追随攀爬的场景。
  2. 携童幼。升崇峦。南望城阙郁盘桓。
    • 描绘了人们带着孩童,登上高山,向南望去,城阙郁郁葱葱的景象。
  3. 王公第。通衢端。高甍华屋列朱轩。
    • 描绘了王公贵族的府邸,位于大道的尽头,高耸的屋脊,华丽的房屋,排列着红色的门廊。
  4. 临浚谷。掇秋兰。士女悠奕映隰原。
    • 描绘了人们临近深谷,采摘秋天的兰花,男女悠闲地映照在平原上的场景。
  5. 指营丘。感牛山。爽鸠既没景君叹。
    • 描绘了人们指向营丘,感慨牛山,爽鸠已经消失,景君叹息的场景。
  6. 嗟岁聿。逝不还。志气衰沮玄鬓斑。
    • 描绘了人们感叹岁月流逝,不再回来,志气衰退,黑发斑白的场景。
  7. 野莽宿。坟土干。顾此累累中心酸。
    • 描绘了野草丛生,坟土干燥,看着这一堆堆的坟墓,心中感到酸楚的场景。
  8. 生必死。亦何怨。取乐今日展情欢。
    • 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豁达和对死亡的接受,认为应该享受今天的快乐,展现情感的欢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被服纤丽振绮纨”中的“纤丽振绮纨”比喻衣裳的华丽和飘逸。
  • 拟人:如“南望城阙郁盘桓”中的“郁盘桓”拟人化地描绘了城阙的郁郁葱葱。
  • 对仗:如“高甍华屋列朱轩”中的“高甍”与“华屋”,“列朱轩”与“临浚谷”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登上陵墓的人们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死亡的深刻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典故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时代的深刻思考。最终,作者表达了对生命的豁达和对死亡的接受,认为应该享受今天的快乐,展现情感的欢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上陵者:登上陵墓的人。
  • 相追攀:相互追随攀爬。
  • 被服纤丽:穿着华丽。
  • 振绮纨:衣裳飘逸。
  • 升崇峦:登上高山。
  • 郁盘桓:郁郁葱葱。
  • 高甍华屋:高耸的屋脊,华丽的房屋。
  • 列朱轩:排列着红色的门廊。
  • 掇秋兰:采摘秋天的兰花。
  • 悠奕:悠闲地。
  • 映隰原:映照在平原上。
  • 指营丘:指向营丘。
  • 感牛山:感慨牛山。
  • 爽鸠既没:爽鸠已经消失。
  • 景君叹:景君叹息。
  • 嗟岁聿:感叹岁月。
  • 逝不还:流逝不再回来。
  • 志气衰沮:志气衰退。
  • 玄鬓斑:黑发斑白。
  • 野莽宿:野草丛生。
  • 坟土干:坟土干燥。
  • 顾此累累:看着这一堆堆的坟墓。
  • 中心酸:心中感到酸楚。
  • 生必死:生命必定有死亡。
  • 亦何怨:又有什么可怨恨的。
  • 取乐今日:享受今天的快乐。
  • 展情欢:展现情感的欢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上陵者。相追攀。被服纤丽振绮纨。”描绘了什么场景? A. 人们穿着华丽,相互追随攀爬。 B. 人们在田野中劳作。 C. 人们在河边钓鱼。 D. 人们在山中打猎。

  2. 诗中“携童幼。升崇峦。南望城阙郁盘桓。”描绘了什么景象? A. 人们带着孩童,登上高山,向南望去,城阙郁郁葱葱。 B. 人们在田野中劳作。 C. 人们在河边钓鱼。 D. 人们在山中打猎。

  3. 诗中“野莽宿。坟土干。顾此累累中心酸。”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生命的热爱。 B. 对死亡的恐惧。 C. 对生命无常和死亡的感慨。 D.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诗中“生必死。亦何怨。取乐今日展情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态度? A. 对生命的豁达和对死亡的接受。 B. 对生命的恐惧和对死亡的逃避。 C. 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死亡的恐惧。 D.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死亡的逃避。

答案:

  1. A
  2. A
  3. C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死亡的感慨,与何承天的这首诗有相似的主题。
  • 《滕王阁序》(王勃):这篇序文通过对滕王阁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时代的深刻思考,与何承天的这首诗有相似的风格。

诗词对比: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与《上陵者篇》(何承天):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死亡的感慨,但陈子昂的诗更加悲壮,而何承天的诗则更加豁达。
  • 《滕王阁序》(王勃)与《上陵者篇》(何承天):两篇作品都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时代的深刻思考,但王勃的序文更加宏大,而何承天的诗则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诗选》:收录了南北朝时期的诗歌作品,包括何承天的诗作。
  • 《古诗源》:收录了古代诗歌作品,包括何承天的诗作。
  • 《何承天诗集》:收录了何承天的诗作,包括《上陵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