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五》
时间: 2025-01-29 11:52: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道婵媛北渚游。东风连苑冷于秋。无多装缀花宫体,禁断排当鞠部头。欢易散,梦难留。女床鸾树向人愁。红蚕憔悴同功茧,缫尽春丝未放休。
白话文翻译:
听说婵媛在北渚游玩,东风吹来,园中比秋天还要寒冷。花宫的装饰不多,禁断的排当让人心烦意乱。欢乐容易散去,梦想却难以留住。女床上的鸾树,让人愁苦。红蚕憔悴,与功茧一起,春丝缫尽,依旧未能放休。
注释:
- 婵媛:指美丽的女子,这里特指一种美好的形象。
- 北渚:指北边的小洲,特指某个地点。
- 花宫体:指装饰华丽的宫殿,象征繁华。
- 禁断:禁止,限制。
- 鞠部头:指一种头饰,象征女子的美丽与妆饰。
- 鸾树:传说中可以栖息凤鸟的树,象征美好的爱情。
- 红蚕:指红色的蚕,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美丽。
典故解析:
本诗中的“婵媛”常与古代女子形象相关,可能源于《楚辞》中对美人的描写。诗中提到的“鸾树”也与古代传说中美好的爱情有关,象征着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其作品常展现出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风格柔和而含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生命无常的感慨,可能源于当时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映射出一种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诗歌鉴赏:
《鹧鸪天 其五》以婵媛与北渚的游玩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出时光流逝、欢乐易散的主题,尤其在“欢易散,梦难留”一句中,愁苦之情愈加突出。诗人以“女床鸾树向人愁”引出情感的核心,表达了对爱情与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失落。整体而言,诗歌通过鲜明的意象与柔和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使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道婵媛北渚游:听说美丽的女子在北边的小洲游玩,引出主题。
- 东风连苑冷于秋:东风吹来,园中寒冷得似秋天,暗示了时节的变化与心情的冷淡。
- 无多装缀花宫体:花宫的装饰不多,暗示繁华的消逝。
- 禁断排当鞠部头:美好的事物被限制,反映出一种无奈。
- 欢易散,梦难留:欢乐容易散去,梦境却难以保留,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女床鸾树向人愁:鸾树的形象让人感到忧愁,传达出爱情的苦涩。
- 红蚕憔悴同功茧:红蚕与功茧的憔悴,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丽。
- 缫尽春丝未放休:春丝已经缫尽,依旧未能放松,表现出一种无尽的思念。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将“欢易散”比作生活的无常,通过“鸾树”拟人化来表达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爱情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婵媛:象征美丽与希望。
- 北渚:象征远方与神秘。
- 鸾树:象征爱情的美好与忧愁。
- 红蚕:象征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婵媛”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生命的脆弱
C. 自然的景色 -
诗中提到的“欢易散,梦难留”是什么意思? A. 快乐容易消散,梦想难以实现
B. 梦想容易实现,快乐难以获得
C. 生活幸福美满 -
“鸾树”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爱情与愁苦
C. 自由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出对时间流逝与爱情脆弱的感慨,但在表达方式上,李清照的语言更加直白,情感更为强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记》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美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