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叹三首》

时间: 2025-01-27 03:47:30

南山苍苍秋季月,北风如刀青石裂。

山阴半夜寒欲冰,晚望高峰看新雪。

白衫少年臂鹰去,暮归饮酒烹狐兔。

强弓一斛尚可弯,更欲射猎穷吾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山苍苍秋季月,北风如刀青石裂。山阴半夜寒欲冰,晚望高峰看新雪。白衫少年臂鹰去,暮归饮酒烹狐兔。强弓一斛尚可弯,更欲射猎穷吾年。

白话文翻译

南山在秋月的照耀下显得苍茫,北风如同利刃,连青石都能割裂。山阴之处,半夜的寒冷几乎要凝结成冰,傍晚时分,我站在高处眺望,看到了初降的新雪。一个穿着白衫的少年,臂上架着鹰,外出狩猎,傍晚归来后饮酒,烹煮捕获的狐兔。他的强弓依然有力,甚至还能拉开,他渴望继续这样的射猎生活,直到生命的尽头。

注释

  • 南山:指北方的山脉。
  • 苍苍:形容山色苍茫。
  • 秋季月:秋天的月亮。
  • 北风如刀:形容北风极其寒冷,如同刀割。
  • 青石裂:形容寒冷至极,连坚硬的青石都似乎要裂开。
  • 山阴:山的北面,阳光不易照射到的地方。
  • 寒欲冰:形容寒冷至极,几乎要凝结成冰。
  • 白衫少年:穿着白色衣衫的年轻人。
  • 臂鹰:手臂上架着鹰,指狩猎。
  • 烹狐兔:烹煮捕获的狐狸和兔子。
  • 强弓一斛:形容弓的力量很大。
  • 更欲射猎穷吾年:更希望继续射猎,直到生命的尽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在山中感受到的寒冷和狩猎的情景。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狩猎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的山景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寒冷而宁静的夜晚。诗中的“北风如刀青石裂”和“山阴半夜寒欲冰”形象地表达了秋夜的寒冷,而“晚望高峰看新雪”则增添了一丝清新和宁静。白衫少年狩猎归来的场景,不仅展现了狩猎生活的艰辛和乐趣,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山苍苍秋季月:开篇即点明时间和地点,秋月的照耀下,南山显得苍茫。
  2. 北风如刀青石裂:用比喻手法形容北风的寒冷,如同刀割,连青石都似乎要裂开。
  3. 山阴半夜寒欲冰:进一步强调寒冷,山阴之处,半夜的寒冷几乎要凝结成冰。
  4. 晚望高峰看新雪:傍晚时分,诗人站在高处,看到了初降的新雪,增添了一丝清新。
  5. 白衫少年臂鹰去:描绘了一个穿着白衫的少年,手臂上架着鹰,外出狩猎。
  6. 暮归饮酒烹狐兔:少年傍晚归来后,饮酒烹煮捕获的狐兔,展现了狩猎生活的乐趣。
  7. 强弓一斛尚可弯:形容少年的弓依然有力,甚至还能拉开。
  8. 更欲射猎穷吾年:表达了少年对狩猎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希望继续这样的生活,直到生命的尽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北风如刀”和“青石裂”,形象地表达了寒冷的程度。
  • 拟人:如“寒欲冰”,赋予寒冷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山景和狩猎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寒冷和宁静,以及狩猎的艰辛和乐趣,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山:象征着自然和宁静。
  • 北风:象征着寒冷和挑战。
  • 青石裂:象征着极端的寒冷。
  • 新雪:象征着清新和纯洁。
  • 白衫少年:象征着青春和活力。
  • 臂鹰:象征着狩猎和自由。
  • 强弓:象征着力量和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北风如刀青石裂”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的“白衫少年臂鹰去”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少年读书 B. 少年狩猎 C. 少年耕作 D. 少年旅行

  3. 诗中的“更欲射猎穷吾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狩猎的恐惧 B. 对狩猎的厌恶 C. 对狩猎的热爱 D. 对狩猎的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宁静和自然之美。
  • 杜甫的《登高》:通过登高望远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岁暮叹三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色,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融入了狩猎生活的元素,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表达对自然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