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有怀》

时间: 2025-02-04 15:40:08

冻雨年催尽,羁愁梦作归。

风尘双鬓短,宇宙寸心微。

长此忧危集,终然计虑非。

甲裳生已免,未得怨无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冻雨年催尽,羁愁梦作归。
风尘双鬓短,宇宙寸心微。
长此忧危集,终然计虑非。
甲裳生已免,未得怨无衣。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雨水催促着这一年结束,我在羁旅中愁苦不已,梦中常常想要归家。
经历风尘,白发渐生,心中感到无比渺小。
长久以来的忧虑和危险都在积聚,最终我意识到这些都是多余的计较。
虽然我已经脱下了铠甲,免去了一身的戎装,但还是没有得到怨恨的衣服。

注释:

  • 冻雨:指寒冷的雨,象征着艰难的环境。
  • 羁愁:羁旅中的愁苦,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 风尘:指在外漂泊的艰辛。
  • 双鬓短:双鬓指两侧的鬓发,短指白发渐生,暗示年华已逝。
  • 宇宙寸心微:宇宙广阔,自己的内心却显得渺小,表达人生的无常与渺小。
  • 甲裳:铠甲,象征士兵的身份和责任。
  • 怨无衣:指对生活境遇的无奈和不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立之(生卒年不详),字子正,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漂泊异乡之际,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恋和对未来的迷茫,正值年末,诗人借助自然环境的变化,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诗歌鉴赏:

《江上有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流转的深刻思考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中采用了“冻雨”这一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给人以寒冷的感受。接下来,诗人以“羁愁梦作归”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梦中常常回归故里,体现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风尘双鬓短”则描绘了岁月的无情,作者在经历风雨后,鬓发已然斑白,感受到年华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宇宙寸心微”则进一步探讨了人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与无力,表达出一种对人生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思索。

最后两句“甲裳生已免,未得怨无衣”则透露出一种解脱的心态,虽然摆脱了战斗的重担,但对生活的不满与怨恨仍然存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冻雨年催尽:寒冷的雨水催促着一年结束,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艰辛。
  2. 羁愁梦作归:在漂泊中愁苦,梦中渴望回归故乡,表达思乡之情。
  3. 风尘双鬓短:经历风尘,鬓发已白,象征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
  4. 宇宙寸心微:在浩大的宇宙中,自己的心灵显得何其渺小,反映出人对生命的思考。
  5. 长此忧危集:忧虑和危险长久积聚,表明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6. 终然计虑非:最终意识到这些忧虑是多余的,体现出一种释然。
  7. 甲裳生已免:脱下铠甲,表示对过去身份的放下。
  8. 未得怨无衣:仍然无法摆脱内心的怨恨与不满,反映出对生活的不满。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冻雨”比喻艰难的生活环境。
  • 对仗:如“羁愁梦作归”与“风尘双鬓短”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宇宙的广阔与内心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的无力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核心思想在于对人生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命运的无奈。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出普遍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冻雨:象征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 羁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内心的忧虑。
  • 宇宙:体现生命的渺小与无常。
  • 甲裳:象征责任与身份的重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冻雨”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温暖
    • B. 生活的艰辛
    • C. 美好的未来
  2. 诗人提到“宇宙寸心微”,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自信与骄傲
    • B. 渺小与无奈
    • C. 喜悦与幸福
  3. “甲裳生已免”中的“甲裳”指的是什么?

    • A. 日常衣物
    • B. 战士的铠甲
    • C. 诗人的创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春望》杜甫:反映战争对生活的影响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江上有怀》与《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思考,但《江上有怀》更多体现了个人的内心挣扎,而《春望》则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