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段缝见赠》
时间: 2025-01-10 23:14:35意思解释
次韵段缝见赠
原文展示:
季子东周负郭田,
须知力穑是家传。
细思种薤五十本,
大胜取禾三百廛。
若得与君连北巷,
故应终老忘西川。
短衣匹马非吾事,
只拟关门不问天。
白话文翻译:
季子,你在东周的郭田里辛勤耕作,
要知道,耕种是我们家族的传统。
细想一下,种下五十棵韭菜,
胜过收获三百间的稻禾。
如果能和你一起走在北巷,
我就会安心地在这里终老,忘却西川的喧嚣。
穿着短衣骑马并非我所追求,
我只想关上门,不去理会外面的事物。
注释:
- 季子:指朋友或年轻人,古时常用于称呼朋友。
- 东周:指周朝时期的东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 负郭田:意指在城外的田地上耕作。
- 力穑:耕种的劳动。
- 薤:韭菜,适合生长的植物。
- 三百廛:形容丰收的禾田,三百廛指的是三百间禾田的丰收。
- 北巷:指北面的街巷,象征着安静的生活。
- 西川:意指西方的地方,这里可能暗指繁华的都市生活。
- 关门不问天:表示一种隐居的生活态度,不问世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次韵段缝见赠》作于苏轼被贬谪期间,心境复杂,既有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他与友人段缝的交往,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诗中通过对耕作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他对劳动的尊重和对丰收的珍视。特别是“细思种薤五十本,大胜取禾三百廛”,通过对比强调了小规模的耕作和内心的满足感,显示出他对物质丰裕的不屑。诗中“若得与君连北巷”更是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渴望与朋友共享宁静的生活。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以“短衣匹马非吾事”自谦,表明他并不追求浮华的生活,而是希望能够“关门不问天”,过一种淡泊宁静的隐居生活。这种态度既反映了他对身世浮沉的无奈,又显露出一种理想的生活追求,传达出一种洒脱和自在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季子东周负郭田:季子在东周的郭田耕作,体现出对农村生活的亲近。
- 须知力穑是家传:强调耕作是家族传承的传统,表达对劳动的自豪。
- 细思种薤五十本:细想种植五十棵韭菜,表达对小规模耕作的思考。
- 大胜取禾三百廛:与丰收的禾田相比,强调内心的满足感。
- 若得与君连北巷:渴望与友人共享宁静生活。
- 故应终老忘西川:理想的生活是能忘却繁华的西川。
- 短衣匹马非吾事:不追求华丽的生活。
- 只拟关门不问天:希望过一种隐居的生活。
-
修辞手法:
- 对比:将小规模的种植与大丰收进行对比,突出内心的满足。
- 隐喻:通过“关门不问天”隐喻一种对世俗的逃避与淡泊。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劳动的尊重,以及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安于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田园:象征自然、宁静的生活。
- 韭菜:象征着劳动的成果与简单的幸福。
- 北巷:代表着与友人共享的安静空间。
- 关门:象征着对外界纷扰的拒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细思种薤五十本”意指什么?
- A. 种植很多的禾稻
- B. 种植少量的韭菜却感到满足
- C. 种植五十种不同的植物
-
苏轼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生活的哪种态度?
- A. 渴望繁华
- B. 追求简单与宁静
- C. 对世俗的向往
-
“关门不问天”的意思是:
- A. 不关心外界事物
- B. 喜欢出门旅行
- C. 关心天文知识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
-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
诗词对比:
苏轼的《次韵段缝见赠》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苏轼更多地融合了对友谊的渴望,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个人的隐逸。这种对比展现了两位诗人对生活理想的不同侧面和深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