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亭
苏轼 〔宋代〕
仙山佛国本同归,世路玄关两背驰。
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遥知小槛临廛市,定有新松长棘茨。
谁道茅檐劣容膝,海天风雨看纷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和尘世生活的思考。诗中提到仙山和佛国是归宿,而世间的道路则各自分开。无论在何处,若无妨碍,都可以随意建造自己的小屋,岁月的流逝也不过是几次的期望。远远地知道小窗外便是热闹的市集,那里必定有新松常青和刺丛环绕。谁说茅草屋的形象不如华丽的房屋,海天之间的风雨却能让人领略到自然的壮美。
注释:
- 仙山佛国:指理想中的世界,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境界。
- 世路玄关:世俗的道路,玄关意指关键的地方。
- 闲卜筑:随意占卜、建造,表示一种随性而为的态度。
- 期颐:指人能够活到百岁,象征长寿。
- 小槛:小窗户,表示与外界的联系。
- 长棘茨:指松树旁边的荆棘丛,象征艰难和困扰。
- 茅檐:草屋的屋檐,象征简陋的居所。
典故解析:
- 期颐:常用来形容长寿,源于古代对百岁老人的敬仰。
- 风雨: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人生的艰难与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风格豪放,常以个人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苏轼的诗作多反映个人遭遇及对生活的感悟,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东亭》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生活困顿但心境豁达,反映了他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东亭》是苏轼在黄州时期所写的一首诗,体现了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首先提到“仙山佛国”,表明理想的归宿是超脱的境界,而“世路玄关两背驰”则显示出现实生活的纷扰与复杂。诗人通过“到处不妨闲卜筑”,表达了他对于自我生活方式的选择和对自由的向往。即使身处繁华的市井之中,诗人依然能“遥知小槛临廛市”,展现出一种淡然的心态。
在后面的“谁道茅檐劣容膝”,诗人用自嘲的方式回应世俗的评价,表明即使是简陋的茅屋,也可以享受大自然的风雨,体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见解。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与心灵的自由,给人以深思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仙山佛国本同归:描绘了理想境界与现实生活的对比,表达归属的渴望。
- 世路玄关两背驰:指出人生道路的不同选择与方向。
- 到处不妨闲卜筑:倡导随性而为,体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 流年自可数期颐:强调时间的珍贵和长寿的期许。
- 遥知小槛临廛市:通过小窗看外界,寓意对世俗生活的观察。
- 定有新松长棘茨:暗示生活中的艰难与挑战。
- 谁道茅檐劣容膝:反问世俗的眼光,表达对简陋生活的自豪。
- 海天风雨看纷披:强调自然的壮丽,象征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对比: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展现诗人内心的矛盾。
- 象征:仙山佛国象征理想生活,茅檐象征真实生活。
- 拟人:自然景物的描写使其具有人情味,增强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哲学思考,传达出一种超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山佛国:象征理想与超脱。
- 茅檐:象征朴素与真实。
- 风雨:象征人生的风波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东亭》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王维 -
诗中提到的“茅檐”象征什么? A. 富裕
B. 朴素
C. 美丽
D. 繁华 -
“流年自可数期颐”中的“期颐”是指什么? A. 长寿
B. 短暂
C. 富贵
D. 寻常
答案: 1-C,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苏轼另一篇著名的作品,展现了其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了对人生与自然的感悟,但风格更为直接与感伤。
两者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所不同,苏轼的作品更多地体现出一种豁达与超然,而李白则多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
参考资料:
- 苏轼《东亭》相关研究论文。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