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明甫初筮十首》

时间: 2025-02-04 16:08:16

博士今儒彦,遥知讲席重。

汝宜束修往,吾亦执经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明甫初筮十首

博士今儒彦,遥知讲席重。
汝宜束修往,吾亦执经从。

白话文翻译:

博士如今是儒家的杰出人才,远远地就知道讲坛的重要性。
你应该在这里认真修习,而我也会随著你,读书学习。

注释:

  • 博士:古代对学问渊博者的称呼,通常指的是有较高学位的人。
  • 儒彦:指儒家杰出的人物。
  • 遥知:远远就知道。
  • 讲席:讲课的地方,这里指讲学的责任和重要性。
  • 束修:束起心志,努力修习。
  • 执经:手持经典,指学习和研究儒家经典。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博士”和“儒彦”是对当时学术界的尊称,表达了对学术的推崇和对后辈的期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石庵,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诗风以豪放和清新著称,同时也擅长于咏物和抒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儒学复兴时期,诗人对后辈的教育和学术传承寄予厚望,表达了对理想儒者的赞美和对学生的鼓励。

诗歌鉴赏:

《送明甫初筮十首》是一首充满教育意味的诗作,诗人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出对学术和传统的尊重。首句“博士今儒彦”便直接点出对方的身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显示出诗人对学术界的敬仰。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不仅对明甫寄予厚望,还表达了自己作为前辈的责任感,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整首诗的意象清晰,情感真挚,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对人才的渴望。同时,诗中的“执经”不仅是对学习的鼓励,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提示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有的态度。

诗词解析:

  • 第一句:博士今儒彦——直接称呼,突显对方学识渊博。
  • 第二句:遥知讲席重——说明对方的责任重大,暗示学习的重要性。
  • 第三句:汝宜束修往——直接劝勉对方,强调要认真学习。
  • 第四句:吾亦执经从——表达诗人愿意陪伴学习的决心,体现师生间的情谊。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博士今儒彦”和“汝宜束修往”形成对称,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执经”表达学习的态度,赋予了学习以生动的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教育和学习的重视,表达了作者对后辈的期望与激励,以及对知识传承的责任感。

意象分析:

  • 博士:象征着知识和学问。
  • 讲席:象征着学术的重任与责任。
  • 执经:象征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学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博士”是指什么? A. 医生
    B. 学识渊博者
    C. 农民

  2. “汝宜束修往”中的“束修”是什么意思? A. 束缚
    B. 努力学习
    C. 休息

  3. 诗人希望后辈如何对待学习? A. 随意
    B. 认真
    C. 玩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克庄的《送明甫初筮十首》与陆游的诗作进行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和对教育的期待,但刘克庄更为直接,而陆游则多了一些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反思。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刘克庄研究专著及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