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好》

时间: 2025-01-26 00:37:02

墙头艳杏花初试。

绕珍丛、细挼红蕊。

欲知占尽春明媚。

诮无意、看桃李。

持杯准拟花前醉。

早一叶、两叶飞坠。

晚来旋旋深无地。

更听得、东风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于中好
作者:杨无咎 〔宋代〕

墙头艳杏花初试,
绕珍丛细挼红蕊。
欲知占尽春明媚,
诮无意看桃李。
持杯准拟花前醉,
早一叶两叶飞坠。
晚来旋旋深无地,
更听得东风起。


白话文翻译

墙头的艳丽杏花刚刚盛开,
细细的手指在珍贵的花丛中轻轻拨弄着红色的花蕊。
想知道如何占尽春天的明媚,
嘲讽自己却无意去看桃李。
举杯准备在花前尽情醉酒,
早晨一两片花瓣已飘落。
到了晚上,花瓣旋转着落下,似乎深埋无地。
更能听到东风的吹起声。


注释

  • 艳杏花:指鲜艳的杏花。
  • 珍丛:珍贵的花丛。
  • :轻轻拨弄。
  • 占尽:占有、享有。
  • :嘲讽。
  • 无意:无心、不在意。
  • 持杯准拟:准备举杯。
  • 飞坠:飘落。
  • 旋旋:旋转、急速的样子。
  • 东风:春风,象征春天的来临。

典故解析

此诗中的“桃李”常用来象征春天和青春的美好,诗人通过对杏花的描写,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桃李花的若有所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无咎,宋代诗人,以词作著称。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杏花盛开之时,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于中好》是一首描写春天杏花盛开的诗。诗中展现了生动的春日景象,墙头的艳杏花在阳光下初试繁华,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蕊的娇美,透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诗人渴望能够尽情享受春天的美丽,却又在无意中对身边的桃李花产生了一丝嘲讽,似乎在表达对其他花卉的淡漠。此时的持杯欲醉,反映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生活的热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晨花瓣的飘落和晚上的旋转,仿佛暗示着春天的短暂与生命的无常,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最后,东风的起吹,似乎带来了一阵春意的清新,也为诗作增添了一层生动的意象。整首诗可以看作是对春天的礼赞,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墙头艳杏花初试:墙头上盛开的杏花刚刚开始绽放,生动描绘了春天的到来。
  2. 绕珍丛细挼红蕊:在珍贵的花丛中轻轻拨弄着红色的花蕊,表现了对美的细腻观察。
  3. 欲知占尽春明媚:想要知道如何才能充分享受春天的明媚。
  4. 诮无意看桃李:自嘲对桃李的不在意,表达了一种对其他花卉的淡漠态度。
  5. 持杯准拟花前醉:准备举杯在花前畅饮,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6. 早一叶两叶飞坠:早晨花瓣已经飘落,象征时光的流逝。
  7. 晚来旋旋深无地:到了晚上,花瓣急速旋转着落下,似乎深埋无地,表现了生命的短暂。
  8. 更听得东风起:最后听到东风的吹起声,增添了春天的活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瓣的飘落比作生命的流逝。
  • 拟人:花瓣的旋转与飞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动态。
  • 对仗:前后句对称有致,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杏花,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强调了享受当下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杏花:象征春天的美好。
  2. 红蕊:代表生命的活力。
  3.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与新生。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也蕴含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墙头艳杏花初试”中的“艳杏花”指的是哪种花?

    • A) 桃花
    • B) 杏花
    • C) 李花
  2. 诗人对桃李的态度是?

    • A) 热爱
    • B) 无意
    • C) 嫉妒
  3. “更听得东风起”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秋天

答案

  1. B) 杏花
  2. B) 无意
  3. B) 春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杨无咎的《于中好》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短暂,而后者则强调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诗经与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