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裘换酒 见梅有忆叠前韵》
时间: 2025-01-11 14:50: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貂裘换酒 见梅有忆叠前韵
作者: 潘西凤 〔清代〕
梅破猩红罅。倚寒窗乍牵往事,揉如嚼鲊。曾记何时亭子畔,人艳花光交射。只立在月明林下。重幻罗浮真不易,想荒凉地面思来怕。折一朵,鬓边挂。香堪酿酒仙桨泻。正羁人萧条旅馆,和香入画。做到灯残人静后,愁杀丁东铁马。还閒着花宫钟打。我是花神前世我,在花閒自觉情多者。石作枕,花为藉。
白话文翻译
梅花在红色的罅隙中绽放。倚着寒窗,回忆往事,恍若咀嚼着咸腥的味道。曾几何时,在亭子旁,人们的艳丽与花光交相辉映。只身站在明亮的月光下,重温那如幻的美景,真是困难。想起那荒凉的地方,心中不禁惧怕。折下一朵梅花,挂在鬓边。花香足以酿酒,仙船轻轻荡漾。正在旅馆中感到萧条,香气融入画中。等到灯光渐暗,周围静谧,心中愁苦如丁东铁马的声音。花宫的钟声依然在响。我是花神的前世,在这花间自觉情深意重。石头做枕头,花瓣作床。
注释
字词注释:
- 猩红罅: 猩红色的裂缝,形容梅花的颜色。
- 倚寒窗: 靠在寒冷的窗前。
- 揉如嚼鲊: 形容思念的感觉如同嚼咸腥的鲊(干鱼干),味道苦涩。
- 月明林下: 在明亮的月光下的树林里。
- 丁东铁马: 形容旅馆中的寂静,像铁马在空旷处发出的声响。
典故解析:
- 花神: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花神是掌管花草的神明,象征着爱情和美好情感。
- 罗浮: 指代美丽的景象,常用于描绘梦幻的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西凤,清代著名女诗人,生于江苏,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女性情感与自然景观,风格清新婉约,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往事追忆时,梅花的盛开引发了她对青春岁月的感慨与思索,反映了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和对过往的眷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开头的“梅破猩红罅”描绘了梅花的绚烂与生机,带有浓烈的视觉冲击力。诗中多次提到“倚寒窗”、“月明林下”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浪漫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的结构松散而自然,抒情与叙事交织,反映了诗人对青春的惆怅与对美好往昔的向往。后半段中“香堪酿酒”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美好情感的寄托,而“灯残人静后”的意象则突显出孤独与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极富画面感,展示了潘西凤独特的才情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破猩红罅: 梅花的绽放象征了生命的活力。
- 倚寒窗乍牵往事: 寒窗让人倍感孤独,过去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
- 揉如嚼鲊: 形容往事的苦涩感。
- 曾记何时亭子畔: 追忆往事之美。
- 只立在月明林下: 形象描绘出孤独的意境。
- 重幻罗浮真不易: 追寻记忆的美好是困难的。
- 折一朵,鬓边挂: 具体的动作表现出珍惜当下。
- 香堪酿酒仙桨泻: 表达花香的浓郁与酒的美好。
- 正羁人萧条旅馆: 旅馆的孤寂引人沉思。
- 做到灯残人静后: 夜深人静时的愁苦。
- 花宫钟打: 明亮的钟声与孤寂形成对比。
- 我是花神前世我: 自我认同与情感的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 “揉如嚼鲊”,把思念比作咸腥的味道。
- 拟人: 通过“花香入画”,赋予花香以生命。
- 对仗: 诗句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引发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女性视角。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 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了纯粹的情感。
- 寒窗: 代表孤独与思索的空间。
- 月光: 代表光明与希望,也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 旅馆: 代表漂泊与孤寂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花神”象征什么?
- A. 爱情和美好情感
- B. 生命的力量
- C. 自然的力量
-
“倚寒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绪?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愤怒
-
“香堪酿酒”中的“香”主要指什么?
- A. 酒香
- B. 梅花香
- C. 食物香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潘西凤的《貂裘换酒》都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李清照的作品更多聚焦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而潘西凤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反映情感的复杂性。两者在语言风格和主题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展示了不同女性诗人的风格与情感共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梅花的文化象征》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