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初夏 叶小鸾 〔明代〕 香到酴醾送晚凉,荇风轻约薄罗裳。曲阑凭遍思偏长。自是幽情慵卷幌,不关春色恼人肠。误他双燕未归梁。
白话文翻译:
晚风中酴醾花的香气送来凉意,轻风轻拂着薄薄的罗裳。倚着曲折的栏杆,思绪悠长。自然是因为幽静的情致懒得卷起窗帘,并非春色让人烦恼。误以为双燕还未归巢。
注释:
- 酴醾:一种花,此处指酴醾花的香气。
- 荇风:指轻柔的风。
- 薄罗裳:薄薄的丝绸衣裳。
- 曲阑:曲折的栏杆。
- 幽情:深沉的情感。
- 慵卷幌:懒得卷起窗帘。
- 恼人肠:使人烦恼。
- 误他双燕未归梁:误以为双燕还未归巢。
诗词背景: 叶小鸾,明代女诗人,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细腻婉约。这首《浣溪沙·初夏》描绘了初夏傍晚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幽情和对自然景物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初夏傍晚为背景,通过酴醾花的香气、轻柔的风、薄罗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曲阑凭遍思偏长”一句,表达了诗人倚栏沉思的情态,透露出深沉的情感。后两句“自是幽情慵卷幌,不关春色恼人肠”则进一步点明诗人内心的幽情,并非外界春色所扰,而是自身情感的流露。整首诗语言婉约,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 首句“香到酴醾送晚凉”,通过酴醾花的香气和晚风的凉意,描绘了初夏傍晚的清新氛围。
- 次句“荇风轻约薄罗裳”,以轻柔的风和薄罗裳的触感,增强了诗中的细腻感受。
- 第三句“曲阑凭遍思偏长”,通过“曲阑”和“思偏长”表达了诗人沉思的情态。
- 第四句“自是幽情慵卷幌”,点明诗人内心的幽情,懒得卷起窗帘,暗示了内心的孤寂。
- 末句“不关春色恼人肠”,强调了情感的内在性,并非外界春色所扰。
- 最后一句“误他双燕未归梁”,以双燕未归的意象,增添了诗中的忧郁色彩。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荇风轻约薄罗裳”中的“轻约”,比喻风的轻柔。
- 拟人:如“自是幽情慵卷幌”中的“慵卷幌”,赋予情感以人的行为。
- 对仗:如“香到酴醾送晚凉,荇风轻约薄罗裳”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初夏傍晚的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幽情和对自然美的感受,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意象分析:
- 酴醾花:象征着初夏的清新和香气。
- 荇风:象征着轻柔和凉爽。
- 薄罗裳:象征着轻盈和细腻。
- 曲阑:象征着曲折和沉思。
- 双燕未归梁:象征着孤寂和忧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酴醾”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风 C. 一种香气 D. 一种衣裳
-
诗中“荇风轻约薄罗裳”中的“轻约”是什么意思? A. 轻轻地触碰 B. 轻轻地卷起 C. 轻轻地吹拂 D. 轻轻地抚摸
-
诗中“自是幽情慵卷幌”中的“慵卷幌”是什么意思? A. 懒得卷起窗帘 B. 懒得打开窗帘 C. 懒得整理窗帘 D. 懒得放下窗帘
答案: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与叶小鸾的《浣溪沙·初夏》都描绘了傍晚的景致,但李清照的诗更多地表达了怀旧和忧愁,而叶小鸾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幽情和细腻的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
- 《叶小鸾诗集》
- 《中国古代女诗人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