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 其三》
时间: 2025-01-24 11:13: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书怀 其三
作者: 王之望 〔宋代〕
村居何所乐,春至木欣欣。
夜睇海上月,昼瞻岭头云。
东家有胜士,杖屦日相亲。
山行共采蕨,野步仍班荆。
初见气已合,久游意弥真。
剧谈复痛饮,相对有馀情。
白话文翻译:
在乡村生活有什么可乐的?春天来临,树木欣欣向荣。夜晚仰望海上的明月,白天眺望山岭上的云朵。东边的邻居有位杰出的人物,常常与我亲密交往。我们一起在山中行走,采集蕨菜,漫步在野外,依然可以相互陪伴。初次相见就感到意气相合,长时间相处后,更加情投意合。痛快地交谈,畅快地饮酒,我们面对面,感情愈加深厚。
注释:
字词注释:
- 村居:指乡村生活。
- 木欣欣:指树木生机勃勃,形容春天的景象。
- 睇:看,仰望。
- 杖屦:手持拐杖,穿着草鞋,形容随意的打扮。
- 班荆:指在野外采集荆条,形容闲散的生活。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胜士”,可能指的是古代文人或隐士,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 “痛饮”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表达与友人共聚的欢乐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望,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真挚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乡村生活的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朋友的珍视,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书怀 其三》展现了王之望对乡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珍视。诗的开头便直入主题,提到“村居何所乐”,引发读者思考乡村的乐趣何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春至木欣欣”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给人以愉悦的感受。夜晚与白天的对比,既反映了自然的变化,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与邻居的交往不仅是生活的乐趣,还是一种心灵的共鸣。“东家有胜士,杖屦日相亲”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流露出一种自然舒适的亲切感。后半部分通过“山行共采蕨,野步仍班荆”的描写,勾勒出了一幅和谐的田园生活图景,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初见的愉悦,到长久相处后的情谊加深,构建出一种温暖而真挚的情感关系。最后以“相对有馀情”作结,回味无穷,给人以深刻的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村居何所乐:在乡村生活有什么乐趣呢?引出主题。
- 春至木欣欣:春天来临,树木生机盎然,体现春天的美好。
- 夜睇海上月:夜晚仰望海上明月,展现出诗人幽静的夜晚。
- 昼瞻岭头云:白天则是山岭上的云朵,形成日夜的对比。
- 东家有胜士:东边邻居有一位杰出的人物,体现交友之乐。
- 杖屦日相亲:手持拐杖,穿着草鞋,生活悠闲自在。
- 山行共采蕨:一起在山中行走,采集野菜,展现田园乐趣。
- 野步仍班荆:在野外漫步,象征随意和自然。
- 初见气已合:初次见面便感到很投缘。
- 久游意弥真:长时间的交往使得感情愈加真实。
- 剧谈复痛饮:畅快地交谈,痛快地饮酒。
- 相对有馀情:面对面时,情感愈加深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夜睇海上月,昼瞻岭头云”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树木“欣欣”,赋予自然以生命力。
- 排比:通过“山行共采蕨,野步仍班荆”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简单而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村居:象征宁静的田园生活。
- 春:象征生机与希望。
- 月:象征宁静与思考。
- 云:象征遥远与自由。
- 胜士:象征志同道合的朋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春至木欣欣”,意指什么? a) 夏天来临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萧瑟
d) 冬天的寒冷 -
“相对有馀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疏远
c) 深厚的友谊
d) 不满 -
诗中描绘的主要场景是什么? a) 城市的繁华
b) 自然的田园
c) 战场的激烈
d) 宫廷的奢华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比较王之望与王维的田园诗。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但更偏重于孤独与寂静;而王之望的《书怀 其三》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友谊,呈现出一种更为活泼的田园生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为《书怀 其三》的综合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