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同公直圮老过应夫石友斋》
时间: 2025-02-04 15:32: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同公直圮老过应夫石友斋
王郎胸次郁峥嵘,凿牖开轩不浪名。
疾世政须论石友,绝交今已见方兄。
我曹自笑真同病,吾道谁当为主盟。
但得此心如此老,故人宁复负平生。
白话文翻译
王郎胸怀气概非凡,开窗凿壁不求虚名。
对世事的疾苦必须与石友讨论,绝交之事如今已见到了方兄。
我们自嘲其实都是同病相怜,谁能在这道理上成为主盟呢?
只要内心依然如此老成,老朋友怎么可能背弃一生的情义。
注释
字词注释:
- 王郎:可能指某位名士,象征有志之士。
- 胸次:胸怀、胸襟。
- 凿牖开轩:意指开窗透光,表达一种开阔的心态。
- 疾世政:对世事的不满与痛苦。
- 石友:可能是指某位与诗人关系密切的朋友。
- 绝交:断绝交往,交情的结束。
- 主盟:引领、成为联合的领袖。
典故解析:
- “石友”可能指代历史上的某位人物,代表着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干是宋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纷争、思想交锋的时代。他的诗作多描写人际关系、政治时事,风格清新,常以直白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张元干与友人交往的背景下,反映了他对社会政治的关注以及对朋友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呈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以“王郎胸次郁峥嵘”来描绘出一位志向高远、胸怀壮志的朋友形象,接着通过“疾世政须论石友”引入对世事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关切与不安。诗中以“绝交今已见方兄”道出人际关系的变迁,友谊的脆弱,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话的方式,展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共鸣与痛苦,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的情感,尽管在现实的压力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支持显得更加珍贵。结尾“但得此心如此老,故人宁复负平生”更是道出了诗人对友情的坚定信念,表达了一种对理想和情义的坚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王郎胸次郁峥嵘:描绘王郎的胸怀气度,暗示其为人豪放。
- 凿牖开轩不浪名:表现对名利的淡泊追求,强调内心的宁静。
- 疾世政须论石友:对社会时事的关注,提到与石友的探讨。
- 绝交今已见方兄:说明朋友之间的关系变化。
- 我曹自笑真同病:自嘲与朋友间的共同困境。
- 吾道谁当为主盟:反思在道义上谁能领头。
- 但得此心如此老:强调内心的坚定与成熟。
- 故人宁复负平生:对朋友的情义依然坚定。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胸怀、心境来比喻人的内在品质。
- 对仗:如“绝交今已见方兄”与“我曹自笑真同病”,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探讨友情与人生价值的同时,流露出对社会政治的深切关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辩证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胸次:象征人的内心与志向。
- 开轩:象征开阔的视野与心态。
- 石友:象征真挚的友谊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郎胸次郁峥嵘”中“郁峥嵘”的意思是? A. 沮丧 B. 高昂 C. 普通 D. 低落
-
诗中提到的“绝交”指的是什么? A. 朋友间的和睦 B. 朋友间的断交 C. 朋友间的争吵 D. 朋友间的合作
-
诗中“但得此心如此老”说明了什么? A. 对年轻的追求 B. 对友谊的坚定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权力的渴望
参考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将进酒》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张元干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了对生命和友谊的思考,但张元干更侧重于对现实的批判与内心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