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才元参议求酒於延使君邀予同赋谨次其韵》
时间: 2025-02-04 15:40: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桑落冷篘玉,菊篱霜著天。
飘零河朔饮,怅望竹林贤。
乌有防前辙,青州贵下田。
使君能遣骑,端为唤鱼船。
白话文翻译:
桑树的叶子已经落下,寒风中透着一丝清冷,菊花篱笆上已经结霜,映衬着天际。
我在河边独自饮酒,望着远处的竹林,心中感到惆怅。
我并没有前路的防备,青州的土地却是珍贵的。
使君可以派骑士来,只是为了呼唤那条鱼船。
注释:
- 桑落:指桑树的叶子落下,象征着秋冬季节的到来。
- 冷篘玉:形容寒冷的天气和美玉相结合,给人以清冷之感。
- 菊篱霜著:菊花的围篱上已经结霜,描绘了秋冬的景象。
- 飘零:形容叶子、花瓣等随风而落,带有一种凋零之感。
- 河朔:河流北岸的地区,常用来指代北方地域。
- 怅望:感到惆怅与失落,目光向远方投去。
- 乌有:没有,表否定之意。
- 防前辙:防备前方的道路,形容小心谨慎。
- 青州:古地名,今山东青州市,因其土地肥沃而知名。
- 遣骑:派遣骑兵,古代传递消息或呼唤的方式。
- 唤鱼船:呼唤小船,是一种生活场景的描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干,字子德,号澄庵,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高远的风格著称,往往结合山水自然,表现出恬淡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求酒于延使君的场合,借以表达对秋天的感受和对友人的思念。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全诗通过描绘秋冬季节的自然景观,展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开头两句用“桑落冷篘玉,菊篱霜著天”描绘了凋零的季节,给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感觉,显示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接下来的“飘零河朔饮,怅望竹林贤”则引入了诗人独自饮酒的情景,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惆怅与思索。最后两句“乌有防前辙,青州贵下田”则显示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与向往。全诗在清冷的自然意象中渗透着人情味,既有对友人的召唤,也有对生活的沉思,体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与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桑落冷篘玉:描绘了秋冬季节的寒冷与凋零,给人一种清冷的感受。
- 菊篱霜著天:进一步描绘了秋冬的景象,菊花的枯萎与霜的覆盖,暗示自然的无情。
- 飘零河朔饮:表现诗人在北方河边独自饮酒,心中感到孤独与惆怅。
- 怅望竹林贤:诗人望着竹林,感到一丝失落与思念。
- 乌有防前辙:表示没有前路的防备,显现出一种无奈的心情。
- 青州贵下田:强调青州土地的珍贵,暗示生活的美好与难得。
- 使君能遣骑:希望使君能派遣骑士来,显示出对友人支持的期望。
- 端为唤鱼船:最终以呼唤小船作结,展现了生活的平淡与对友谊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寒冷的天气比作美玉,突出清冷的意境。
- 对仗:如“桑落冷篘玉,菊篱霜著天”,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 排比:通过排比的句式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思索与对友谊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敏感与深刻的感悟。通过秋冬的景象,传达了生命的脆弱与珍惜当下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桑树: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
- 菊花:常被视为坚韧与高洁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竹林:象征正直与隐逸,传达出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 青州:代表着肥沃的土地,象征生活的富饶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桑落冷篘玉”中的“冷篘”指的是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冬
- D. 暖春
-
“飘零河朔饮”中,诗人在哪里饮酒?
- A. 江边
- B. 河边
- C. 山顶
- D. 庭院
-
诗中提到的青州是指哪个地方?
- A. 河南
- B. 山东
- C. 江苏
- D. 浙江
答案:
- C. 秋冬
- B. 河边
- B. 山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
- 杜甫《月夜忆舍弟》:体现了对亲友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元干与李白:两位诗人在表达孤独与思念方面都有深刻的体会,但张元干更倾向于通过自然景象带出情感,而李白则通过酒来抒发情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
参考资料:
- 诗词解析相关书籍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的专业文章
- 关于宋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的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