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不疑与客登梁昭明钓台李肩吾和前诗见遗用》
时间: 2025-01-11 04:49: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不疑与客登梁昭明钓台李肩吾和前诗见遗用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篮舆轧轧度齐山,文献风流数百年。
遥想牧之歌晚月,闲寻白也咏平天。
只余钓水梁台在,未办登出谢屐穿。
多谢秋风吹好语,如陪杖屦俯鱼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一起登上梁昭明钓台的情景。诗中提到齐山的风光,以及文人风流的历史,表现出对过去文人墨客的怀念。作者遥想牧之的歌声在晚月下响起,自己则在闲暇中吟咏平天的诗句。如今只剩下钓水的梁台依然存在,自己却未能再次登上,感慨不已。最后,感激秋风送来的美好话语,仿佛在陪伴着自己,俯视水中游弋的鱼儿。
注释
- 篮舆:一种古代的交通工具,通常指轿子。
- 轧轧:形容声音,通常是指声音响亮的样子。
- 齐山:指的是齐国的山,可能为指代特定的名山。
- 牧之:指的是牧童,可能引申为“牧之歌”。
- 白也:可能是指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
- 谢屐:谢指谢安,屐指木屐,象征登高望远的渴望。
- 杖屦:拐杖和木屐,象征老年人的出游和悠闲。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子文,号南湖,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过往诗人风流的追忆以及对自然的喜爱,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以及对文人雅士的怀念。开头两句用“篮舆轧轧”描绘出诗人出行的情形,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下来的“遥想牧之歌晚月”,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悠远的诗意,似乎在追忆那些美好的时光。诗中“只余钓水梁台在”的沉重感,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最后一句“如陪杖屦俯鱼渊”,通过秋风的比喻,表达出一种与自然相融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与宁静。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礼赞,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魏了翁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篮舆轧轧度齐山:乘坐的轿子在山路上行驶,声音响亮,表现出旅途的轻松氛围。
- 文献风流数百年:提到文人雅士的风采,暗示历史的悠久与文化的积淀。
- 遥想牧之歌晚月:回忆往昔,如同牧童在晚月下唱歌,画面恬静而美好。
- 闲寻白也咏平天:在闲暇时吟咏白居易的诗句,展现出对古人诗歌的欣赏。
- 只余钓水梁台在:虽然景物依旧,但岁月已去,感到一种无奈。
- 未办登出谢屐穿:未能再登高望远,象征人生的局限。
- 多谢秋风吹好语:感激秋风带来的美好话语,体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 如陪杖屦俯鱼渊:如同老年人悠闲地俯视水中的鱼儿,表现出对自然的亲近。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例如“如陪杖屦”暗含陪伴与关怀。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过往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然美好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篮舆:象征着人生的旅程和轻松的生活。
- 齐山:代表着自然的壮丽与文化的深厚。
- 晚月:象征着宁静与回忆,常用来表现诗人的情感状态。
- 钓水梁台:象征着诗人渴望的宁静与自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篮舆”指的是什么?
- A. 轿子
- B. 船
- C. 马车
-
“遥想牧之歌晚月”中的“牧之”指代哪类人?
- A. 文人
- B. 牧童
- C. 渔夫
-
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主要体现在诗的哪一句?
- A. 只余钓水梁台在
- B. 多谢秋风吹好语
- C. 文献风流数百年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王维
- 《赠友人》: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与魏了翁:同样的自然题材,王维的诗歌更注重山水的意境,而魏了翁则结合了人际关系与历史文化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魏了翁生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