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南堤》
时间: 2025-01-26 01:41: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观南堤
作者:魏了翁(宋代)
吏报南郊役事休,
好风吹袂到江头。
长堤饮水马非马,
叠石护田牛戴牛。
处处女筐蚕望岁,
村村社鼓麦祈秋。
守臣不办康时策,
只把农夫作己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南郊的宁静与农田的丰收景象。官吏传报南郊的劳作已结束,春风轻拂,带来江边的气息。长堤旁的马似乎不再是马,石头围护的田间牛也仿佛戴上了牛头的帽子。到处是农家女子提着筐子盼望着蚕茧的丰收,村子里敲打社鼓祈求麦子丰收的声音回荡。但守卫的官员却不理会这个丰收的时节,只顾着自己的忧虑,而无视农民的辛劳。
注释
- 吏:指官吏,负责管理和传达政务的人。
- 役事:指劳作的事情,这里特指农务。
- 袂:衣襟,这里指衣服的飘动。
- 饮水:字面意思是喝水,这里可能形容马在长堤旁边饮水。
- 叠石护田:用石头围护农田,防止水土流失。
- 女筐:指挑担的女子,通常是农家女性。
- 社鼓:村子里的社祭鼓声,表示祈求丰收的仪式。
- 康时策:指治理国家的良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梦阮,号东篱,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关注民生,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农事繁忙的季节,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关注。诗中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以及对官员不作为的批判。
诗歌鉴赏
魏了翁的《观南堤》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南郊春日的宁静与生机。诗的开头以“吏报南郊役事休”引入,官吏的传报为整个诗作奠定了基调,既有劳作的结束,亦有春风的惬意。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描绘了长堤边的马和牛,运用“非马”“戴牛”这种诙谐的表达方式,不仅增添了画面感,同时也反映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
“处处女筐蚕望岁,村村社鼓麦祈秋”两句则呈现出农家生活的场景,女子盼望着蚕茧的生长,村民们敲打社鼓祈求丰收,表现了农民对生活的期盼和对丰收的渴望,充满了生活的气息。然而,最后两句则将视角转向守卫的官员,表达了对当时政府的不满和对农民的忧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在描写美好乡村生活的同时,透漏出对官府无能的深刻反思,构建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乡村图景,表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切与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吏报南郊役事休:官吏传报南郊的农务已经结束。
- 好风吹袂到江头:春风轻拂,衣襟飘动,来到江边。
- 长堤饮水马非马:长堤旁的马似乎不再是马,描绘出一种模糊的状态。
- 叠石护田牛戴牛:用石头围护田地,颇有趣味地描述牛的形象。
- 处处女筐蚕望岁:到处都是农家女子盼望着丰收的场景。
- 村村社鼓麦祈秋:村庄里敲打社鼓,祈求麦子丰收。
- 守臣不办康时策:守卫的官员不理会治理国家的良策。
- 只把农夫作己忧:只顾着自己的忧虑,而忽视了农民的辛劳。
修辞手法:
- 比喻:“马非马”、"牛戴牛"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巧妙描绘。
- 对仗:前后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动物以人的特征,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田园风光与农民生活,反映了对农村的热爱与对官府漠视民生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郊:象征着繁荣的农田和生机勃勃的自然。
- 风:代表着季节的变换与生机。
- 马、牛:象征着农耕的辛勤与劳作。
- 女筐、社鼓:反映农民生活的日常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吏报南郊役事休”中的“吏”指什么?
- A) 农民
- B) 官吏
- C) 商人
- D) 学者
-
诗中提到的“处处女筐蚕望岁”描述的是哪种场景?
- A) 农民收割稻谷
- B) 农家女子盼望蚕茧丰收
- C) 渔民捕鱼
- D) 商人交易
-
本诗主要批判了什么现象?
- A) 自然灾害
- B) 官员的不作为
- C) 战争
- D) 文化衰退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辛弃疾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诗词对比:
- 魏了翁的《观南堤》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都关注农民的生活,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关切。魏了翁的诗通过轻松的笔调描绘农田的宁静,而陆游则更为沉重,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魏了翁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