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临川北道抵馀干山行五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0 22:04: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鸡鸣发征夫,驱马万壑黑。
仰观参星横,俯怯崖石昃。
烽回溪流转,林密寒光逼。
空山鸟吟悲,百里无人迹。
安知丛莽中,不有猛兽匿。
惊风吹客衣,伫立增太息。
白话文翻译:
清晨鸡鸣声响起,征夫开始上路,驱赶着马儿穿越万壑黑暗。
仰头望去,星星在空中横亘,低头却又害怕崖石的阴影。
烽火的烟雾飘散,溪水在曲折流淌,密林中寒光逼人。
空旷的山中鸟儿在悲鸣,百里之内没有人迹。
谁能知道那丛莽深处,是否隐藏着猛兽?
突如其来的狂风吹动着旅人的衣衫,站在原地不禁叹息。
注释:
- 征夫:出征的人,指诗中旅途的行者。
- 万壑黑:形容山谷黑暗,路途艰险。
- 参星:指天上的星星,古代常用来描绘夜空。
- 崖石昃:指崖壁和石头的阴影,给人以恐惧感。
- 烽:烽火,古代用来传递消息的信号。
- 寒光逼:指寒冷的光线逼近,形象地描绘了林中的阴冷气氛。
- 丛莽:指杂草丛生的地方,隐喻危险。
- 猛兽匿:指猛兽隐藏,暗示潜在的威胁。
- 惊风:突如其来的狂风,表现出自然的无情。
- 增太息:叹息声的加重,表达内心的无奈与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朝,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关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其作品常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行旅途中,描绘了他在夜间穿越山林时的情感与感受,反映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孤独旅途的思索。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大自然的神秘。开头的“鸡鸣发征夫”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晨的场景,令人感受到行者的急切与不安。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描绘出夜色中的山川与星辰,展现出一种孤独而又震撼的美感。特别是“空山鸟吟悲,百里无人迹”,通过空寂的环境与鸟鸣的悲哀,渲染出一种无力感与惆怅。诗的最后,风的惊扰与深思的叹息,象征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使得整首诗在意境上极为深邃,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鸡鸣发征夫:描绘清晨的场景,征夫开始旅程。
- 驱马万壑黑:形象地展现了旅途的艰难与险阻。
- 仰观参星横,俯怯崖石昃:表现了诗人在面对自然时的敬畏与恐惧。
- 烽回溪流转,林密寒光逼:描绘环境的变化与冷峻的氛围。
- 空山鸟吟悲,百里无人迹:突显孤独感与自然的幽静。
- 安知丛莽中,不有猛兽匿:暗示潜在的危险,增加了紧张感。
- 惊风吹客衣,伫立增太息:通过风的描写,表现内心的无奈与沉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鸟的吟唱被赋予了悲伤的情感,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使得整体结构和谐且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孤独感,同时也反映出人在面对未知与危险时的脆弱与无奈,传达出了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鸣:象征晨曦与新的开始。
- 万壑:代表艰难险阻的旅途。
- 参星:象征夜空的美丽与神秘。
- 空山:代表孤独与宁静。
- 猛兽:暗示潜在的危险与恐惧。
- 惊风:象征自然的无情与不可预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鸡鸣”象征什么?
- A. 夜晚
- B. 清晨
- C. 黄昏
- D. 中午
-
诗中提到的“猛兽”象征着?
- A. 安全
- B. 潜在的危险
- C. 自然之美
- D. 人类的勇敢
-
诗中“百里无人迹”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热闹
- B. 孤独
- C. 开心
- D. 忧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方朝的《由临川北道抵馀干山行五首》与王维的《鹿柴》均以自然景观为题材,但方朝更注重表现旅途中的孤独与潜在的危险,而王维则更倾向于描绘自然的静谧美好。两者在意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不同的诗歌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清代诗人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