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

时间: 2025-01-11 01:21:40

清溪知几曲,深处有楼台。

树杪江帆去,门前潮水来。

温风丹荔熟,明月素馨开。

童稚歌连袂,桥南浴始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溪知几曲,深处有楼台。
树杪江帆去,门前潮水来。
温风丹荔熟,明月素馨开。
童稚歌连袂,桥南浴始回。

白话文翻译

清溪曲折不知有多少弯曲,溪水深处隐隐约约有楼台。
树顶上江上的帆船渐渐远去,门前潮水悄然涌来。
温暖的风中,红色的荔枝已经成熟,明亮的月光下,素馨花悄然绽放。
孩子们的歌声相互呼应,桥南的水边,刚刚结束洗浴的他们又开始回家。

注释

  • 清溪:清澈的小溪,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色。
  • 楼台:指水边的楼阁,象征着人文景观。
  • 树杪:树的顶端,代表着高处的视野。
  • 江帆:指在江面上航行的船帆,表现出水域的生机。
  • 潮水:海水或江水的涨落,具有时间流动的象征。
  • 温风:温暖的风,给人以舒适感。
  • 丹荔:指红色的荔枝,象征丰收。
  • 素馨:素馨花,清香的花,常在月夜中盛开。
  • 童稚:幼小的孩子,代表天真无邪。
  • 浴始回:刚刚洗完澡,回家的过程,表现出生活的日常。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文生活的和谐,反映了清代人们重视自然与人文相交融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朝,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展现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在清代,随着社会的稳定,文人们开始更多地描绘自然景观与日常生活,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清溪》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生活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典雅而宁静的江边生活场景。开篇“清溪知几曲”,便点明了这条溪流的曲折与清澈,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下来的“深处有楼台”则引入了人文景观,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中随着江帆的远去,潮水的涌来,时间的流逝感愈加明显,仿佛在描绘一个安静而悠然的下午。在“温风丹荔熟,明月素馨开”中,诗人用细腻的感官描写,将自然的丰盈与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唤起读者对夏日时光的美好回忆。

最后两句“童稚歌连袂,桥南浴始回”则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生活画面,孩子们的笑声与嬉闹,不仅增添了诗的生动性,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简单快乐。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溪知几曲:描写溪水曲折,表现自然的灵动与美丽。
  2. 深处有楼台:自然与人文的结合,透露出人类活动的痕迹。
  3. 树杪江帆去:从高处看,江帆逐渐远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4. 门前潮水来:门前潮水的涌动,表现出生活的变化与节奏。
  5. 温风丹荔熟:温暖的风中,荔枝成熟,象征丰收的喜悦。
  6. 明月素馨开:明月下的素馨花,寓意着清幽与宁静。
  7. 童稚歌连袂:孩子们相互呼应的歌声,传达出生活的生机。
  8. 桥南浴始回:描绘了孩子们嬉水后的归来,展现出简单快乐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通过比喻手法结合,形成生动的画面。
  • 对仗:如“温风丹荔熟,明月素馨开”,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童稚歌连袂”,赋予童稚以歌唱的行为,使诗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展现了清代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珍视,体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清溪:象征着纯洁与生机。
  2. 楼台:代表人文景观,表达对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3. 江帆:象征着自由与时间的流逝。
  4. 潮水:象征着生活的变化与流动感。
  5. 荔枝:象征着丰收与快乐。
  6. 素馨花:象征着清香与安宁。
  7. 童稚:代表纯真与快乐的童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溪”象征什么? A. 纯洁与生机
    B. 忧伤与孤独
    C. 繁华与热闹

  2. “温风丹荔熟”中的“丹荔”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荔枝
    B. 青涩的果实
    C. 其他水果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的赞美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方朝的《清溪》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诗中更加强调静谧的氛围,而方朝则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与生活的生动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方朝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山水诗的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