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

时间: 2025-01-24 20:48:39

居人几番老,枣树未成槎。

汝长才堪轴,吾归已及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居人几番老,枣树未成槎。
汝长才堪轴,吾归已及瓜。

白话文翻译:

这位居住的人已经经历了多次岁月的变迁,而那棵枣树却依然没有长成可以做成筏子的木料。你长大后能够承担重任,而我却已经归家,正好时节也到了采摘瓜果的时候。

注释:

  • 居人:在此指代长时间居住于此的人,暗含时间的流逝。
  • 几番老:几次经历了岁月的变迁,表示时间的流逝。
  • :即筏子,古时用树木制作的浮筏。
  • :你,指代年轻人。
  • :长大,成长。
  • :可以承载重物的轮子或工具,这里引申为承担重要职责。
  • :我,指代诗人自己。
  • :回家,返回故乡。
  • :指代瓜果,象征丰收的时节。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枣树未成槎”可能反映了诗人对时间和成长的感慨,枣树的成长象征着希望和未来。诗人通过对比居人和枣树的状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以诗词、散文、书法和绘画等多方面的成就而著称,作品风格多样,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以及对家乡和归属感的怀念。诗人经历了许多磨难,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枣》是一首简短却意味深长的诗,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与对成长的感慨。诗的开头“居人几番老”,不仅描绘了居住者的年岁变化,也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与变幻。接下来提到的“枣树未成槎”,则是对比,意指虽然时间已久,但某些事物却未能如愿以偿,反映出一种无奈与期待。

而“汝长才堪轴,吾归已及瓜”则传递出一种希望与传承的情感。诗人对于年轻一代的期望,表达了对他们未来的祝福与寄托。同时,也展现了他个人的归属感与对家乡的思念。

整首诗在平静中流露出深沉的情感,字句简练却蕴含丰富的哲理,体现了苏轼对生命、时间和成长的深刻理解,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居人几番老”:诗人感慨居住者经历了多少个春秋。
    • “枣树未成槎”:尽管时间流逝,枣树却未能成长为筏子,象征着希望未能实现。
    • “汝长才堪轴”:对年轻人的期望,认为他们有能力承担重任。
    • “吾归已及瓜”:诗人自己已经回到故乡,正值丰收的季节。
  • 修辞手法

    • 对比:居人和枣树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突显时间的流逝与成长的无奈。
    • 象征:枣树象征着希望与未来,而瓜则象征着丰收与归属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年轻一代的希望以及对故乡的眷恋,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 居人:象征着经历与时间的沉淀。
  • 枣树:象征着希望与成长的期待。
  • :象征着丰收与归属的喜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枣树”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无奈
    • B. 时间的流逝
    • C. 希望与成长
    • D. 归属感
  2. 诗人对年轻一代的态度是:

    • A. 失望
    • B. 积极
    • C. 无所谓
    • D. 怀疑
  3. “吾归已及瓜”中的“瓜”指的是:

    • A. 生活
    • B. 丰收
    • C. 回忆
    • D. 未来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比较苏轼的《枣》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饮酒作乐,而苏轼则更显沉思与对时间的感慨。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赏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