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万里赴阙》

时间: 2025-04-27 19:22:15

安西老元戎,再出护全蜀。

槃槃大幕府,宾从如立竹。

狷者多调娱,狂者间枨触。

谁与得中行,有美万里独。

正大一根气,义利两孰复。

信人乐正子,君了蘧伯玉。

春风半萧艾。

秋雨几薋菉。

划然心眼明,见此霜晓菊。

何人诵子虚,燕说得举烛。

平沙起孤鸿,太液下黄鹄。

云深阊阖启,天近觚棱矗。

牖明易纳约,井渫终受福。

杨柳细吹絮,海棠豔成屋。

买酒鏖东风,嘉陵江水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王万里赴阙 洪咨夔 〔宋代〕

安西老元戎,再出护全蜀。 槃槃大幕府,宾从如立竹。 狷者多调娱,狂者间枨触。 谁与得中行,有美万里独。 正大一根气,义利两孰复。 信人乐正子,君了蘧伯玉。 春风半萧艾,秋雨几薋菉。 划然心眼明,见此霜晓菊。 何人诵子虚,燕说得举烛。 平沙起孤鸿,太液下黄鹄。 云深阊阖启,天近觚棱矗。 牖明易纳约,井渫终受福。 杨柳细吹絮,海棠豔成屋。 买酒鏖东风,嘉陵江水绿。

白话文翻译

安西的老元帅,再次出征守护全蜀。 宏伟的大幕府,宾客如林立的竹子。 拘谨的人多调笑娱乐,狂放的人间或触动心弦。 谁能做到中庸之道,唯有万里一人独美。 正直与大气是一根气,义与利两者谁能复归。 诚信之人乐正子,君子如蘧伯玉。 春风中半是萧瑟艾草,秋雨中几多薋菉。 突然心眼明亮,见到这霜晨的菊花。 何人诵读《子虚赋》,燕人说得举烛。 平沙上孤鸿起飞,太液池下黄鹄降落。 云深阊阖开启,天近觚棱矗立。 窗明易纳约,井深终受福。 杨柳细吹飞絮,海棠艳如成屋。 买酒迎战东风,嘉陵江水绿。

注释

  • 安西老元戎:指安西的老元帅,即王万里。
  • 槃槃大幕府:形容幕府宏伟,宾客众多。
  • 狷者:拘谨的人。
  • 狂者:狂放的人。
  • 中行:中庸之道。
  • 正大一根气:正直与大气是一体的。
  • 义利两孰复:义与利两者谁能复归。
  • 乐正子:诚信之人。
  • 蘧伯玉:君子。
  • 萧艾:萧瑟的艾草。
  • 薋菉:薋草和菉草,比喻杂草。
  • 子虚赋:汉代司马相如的作品。
  • 燕说得举烛:燕人说得举烛,比喻言辞动人。
  • 平沙起孤鸿:平沙上孤鸿起飞,比喻孤独高远。
  • 太液下黄鹄:太液池下黄鹄降落,比喻高贵。
  • 阊阖:天门。
  • 觚棱:宫殿的角楼。
  • 牖明易纳约:窗户明亮,易于接纳约定。
  • 井渫终受福:井深终将受福,比喻深谋远虑。
  • 杨柳细吹絮:杨柳细吹飞絮,比喻春天的景象。
  • 海棠豔成屋:海棠艳如成屋,比喻美景。
  • 买酒鏖东风:买酒迎战东风,比喻豪迈。
  • 嘉陵江水绿:嘉陵江水绿,比喻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1176-1236),字舜俞,号平斋,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豪放洒脱著称,尤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是洪咨夔为送别王万里赴阙而作,表达了对王万里的敬佩和祝福。

创作背景: 王万里是安西的老元帅,再次出征守护全蜀,洪咨夔以此诗表达对他的敬佩和祝福。诗中通过对王万里的赞美,展现了他的正直、大气和深谋远虑,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王万里的赞美,展现了他的正直、大气和深谋远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槃槃大幕府”形容幕府宏伟,宾客众多;“正大一根气”表达正直与大气是一体的;“春风半萧艾,秋雨几薋菉”描绘了自然景象,寓意人生的起伏;“划然心眼明,见此霜晓菊”表达了对王万里的敬佩和祝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王万里的敬佩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洪咨夔的文学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安西老元戎,再出护全蜀:安西的老元帅,再次出征守护全蜀。
  2. 槃槃大幕府,宾从如立竹:宏伟的大幕府,宾客如林立的竹子。
  3. 狷者多调娱,狂者间枨触:拘谨的人多调笑娱乐,狂放的人间或触动心弦。
  4. 谁与得中行,有美万里独:谁能做到中庸之道,唯有万里一人独美。
  5. 正大一根气,义利两孰复:正直与大气是一根气,义与利两者谁能复归。
  6. 信人乐正子,君了蘧伯玉:诚信之人乐正子,君子如蘧伯玉。
  7. 春风半萧艾,秋雨几薋菉:春风中半是萧瑟艾草,秋雨中几多薋菉。
  8. 划然心眼明,见此霜晓菊:突然心眼明亮,见到这霜晨的菊花。
  9. 何人诵子虚,燕说得举烛:何人诵读《子虚赋》,燕人说得举烛。
  10. 平沙起孤鸿,太液下黄鹄:平沙上孤鸿起飞,太液池下黄鹄降落。
  11. 云深阊阖启,天近觚棱矗:云深阊阖开启,天近觚棱矗立。
  12. 牖明易纳约,井渫终受福:窗户明亮,易于接纳约定,井深终将受福。
  13. 杨柳细吹絮,海棠豔成屋:杨柳细吹飞絮,海棠艳如成屋。
  14. 买酒鏖东风,嘉陵江水绿:买酒迎战东风,嘉陵江水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槃槃大幕府,宾从如立竹”用竹子比喻宾客众多。
  • 拟人:如“春风半萧艾,秋雨几薋菉”将春风和秋雨拟人化。
  • 对仗:如“正大一根气,义利两孰复”对仗工整。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王万里的赞美和祝福,展现他的正直、大气和深谋远虑,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槃槃大幕府:宏伟的幕府。
  • 立竹:比喻宾客众多。
  • 春风半萧艾:春风中半是萧瑟艾草。
  • 秋雨几薋菉:秋雨中几多薋菉。
  • 霜晓菊:霜晨的菊花。
  • 平沙起孤鸿:平沙上孤鸿起飞。
  • 太液下黄鹄:太液池下黄鹄降落。
  • 阊阖:天门。
  • 觚棱:宫殿的角楼。
  • 杨柳细吹絮:杨柳细吹飞絮。
  • 海棠豔成屋:海棠艳如成屋。
  • 嘉陵江水绿:嘉陵江水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槃槃大幕府”形容的是什么? A. 宏伟的幕府 B. 宾客众多 C. 竹子 D. 宫殿

  2. “正大一根气”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A. 正直与大气是一体的 B. 一根气 C. 正直 D. 大气

  3. “春风半萧艾,秋雨几薋菉”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春天的景象 B. 秋天的景象 C. 自然景象 D. 人生的起伏

答案:1. A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王昌龄之岭南》(李白):表达了送别之情,风格豪放。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表达了送别之情,风格清新。

诗词对比

  • 《送王万里赴阙》与《送王昌龄之岭南》:两首诗都表达了送别之情,但风格不同,前者清新自然,后者豪放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
  • 《洪咨夔诗集》
  • 《宋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安西老元戎,再出护全蜀。下一句是什么

槃槃大幕府,宾从如立竹。上一句是什么

槃槃大幕府,宾从如立竹。下一句是什么

狷者多调娱,狂者间枨触。上一句是什么

狷者多调娱,狂者间枨触。下一句是什么

谁与得中行,有美万里独。上一句是什么

谁与得中行,有美万里独。下一句是什么

正大一根气,义利两孰复。上一句是什么

正大一根气,义利两孰复。下一句是什么

信人乐正子,君了蘧伯玉。上一句是什么

信人乐正子,君了蘧伯玉。下一句是什么

春风半萧艾。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半萧艾。下一句是什么

秋雨几薋菉。上一句是什么

秋雨几薋菉。下一句是什么

划然心眼明,见此霜晓菊。上一句是什么

划然心眼明,见此霜晓菊。下一句是什么

何人诵子虚,燕说得举烛。上一句是什么

安西老元戎,下一句是什么

再出护全蜀。上一句是什么

再出护全蜀。下一句是什么

槃槃大幕府,上一句是什么

槃槃大幕府,下一句是什么

宾从如立竹。上一句是什么

宾从如立竹。下一句是什么

狷者多调娱,上一句是什么

狷者多调娱,下一句是什么

狂者间枨触。上一句是什么

狂者间枨触。下一句是什么

谁与得中行,上一句是什么

谁与得中行,下一句是什么

有美万里独。上一句是什么

有美万里独。下一句是什么

正大一根气,上一句是什么

正大一根气,下一句是什么

义利两孰复。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