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上即事》

时间: 2025-01-26 03:20:17

古道西风急,铃声自往还。

孤城残雨外,落日断霞间。

秋色团高树,寒流啮断山。

长安回首处,千里白云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道西风急,铃声自往还。
孤城残雨外,落日断霞间。
秋色团高树,寒流啮断山。
长安回首处,千里白云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道路上,西风呼啸,铃声时隐时现。远处孤城的外面,残余的细雨飘洒在落日和断霞之间。秋天的色彩映衬着高大的树木,寒冷的气流侵蚀着山的轮廓。当我回首长安时,只见千里之外的白云悠闲地漂浮。

注释:

  • 古道:指古老的道路。
  • 西风:秋冬之际的西风,象征着萧瑟和孤寂。
  • 铃声:可能是马铃声,传达出一种远行的感觉。
  • 孤城:指孤独的城池,可能隐喻着战乱后的人心惶惶。
  • 残雨:指细雨,表示天气阴沉。
  • 落日:夕阳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
  • 断霞:指夕阳映照下的云霞,意象美丽而凄凉。
  • 秋色:秋天的色彩,带有萧瑟之感。
  • 寒流:冷风,暗示季节的变换。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繁华与历史。

典故解析:

长安是唐代的都城,象征着繁华与盛世。诗中提到的“长安回首处”,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孤寂的对比。同时,“千里白云閒”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慕昌溎(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历之际,可能是在某个秋天的傍晚,诗人感受到秋风的凛冽,内心充满了对往昔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道上即事》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古道上行旅时的所见所感。诗的开篇以“古道西风急”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西风的急促似在呼唤着过往的岁月。接着,铃声的描写则增添了一层音韵的美感,仿佛在耳边回响,令读者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旅途。

“孤城残雨外,落日断霞间”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孤城的悲凉与落日的美丽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辉煌的怀念。秋色与寒流的描写则增强了季节的感受,使人更加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最后一句“长安回首处,千里白云閒”,将全诗推向高潮,长安这一历史名城的提及,不仅唤起了对过去的思考,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未来的希望,情感深邃而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道西风急:描写古老的道路上,西风呼啸,暗示旅途的艰辛。
  2. 铃声自往还:铃声的反复出现,象征着不断的往返与孤独。
  3. 孤城残雨外:孤独的城池外,仍然下着细雨,渲染了忧伤的氛围。
  4. 落日断霞间:夕阳与云霞交错,形成美丽而又凄凉的意境。
  5. 秋色团高树:描述秋天的色彩与高大的树木,表现出季节的变化。
  6. 寒流啮断山:寒流侵蚀山峦,展现出自然的冷酷与无情。
  7. 长安回首处:回望长安,充满了对往日辉煌的怀念。
  8. 千里白云閒:千里之外的白云悠闲,象征着自由与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流啮断山”,形象地表现了寒流对自然的影响。
  • 对仗:如“古道西风急,铃声自往还”,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排比:诗中多次使用排比句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诗人在追寻理想与自由的过程中,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最终形成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道:象征着历史与沉淀。
  • 西风:代表着秋冬,暗示着生命的变迁。
  • 孤城:象征孤独与无奈。
  • 落日:暗示时间的流逝。
  • 白云:象征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着什么?

    • A. 自由
    • B. 繁华
    • C. 孤独
    • D. 乡愁
  3. “古道西风急”中的“急”字表明什么?

    • A. 风速很慢
    • B. 风呼啸得很快
    • C. 风很温柔
    • D. 风很冷

答案:

  1. C. 清代
  2. B. 繁华
  3. B. 风呼啸得很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春望》: 描绘了战乱后的长安,表现了诗人对故国的忧虑与思念。
  • 《山居秋暝》: 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达方式各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