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城道中》
时间: 2025-01-11 02:01: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查城道中
李学一 〔明代〕
几度关索岭,去天只数刃。
过此意坦夷,讵知山愈峻。
洞浏万壑深,群峰削如刃。
倏忽入幽崖,须臾陟层嶙。
林间猿狖啼,咫尺云迷轫。
盘江多毒淫,蛮烟古来慎。
跋涉每艰危,念之令心震。
名与身孰亲,斯言良足信。
行行欲何为,内顾惭双鬓。
岂若学巢由,高举辞尧舜。
白话文翻译:
几次穿越关索岭,离天空只有几刀之遥。
经过这里心情平坦舒畅,谁知山势却愈发陡峭。
在深邃的山谷中,群峰如刀削般挺立。
瞬间进入幽深的崖谷,片刻之间攀登层层峻岭。
树林间猿猴啼叫,近在咫尺却被云雾迷漫。
盘江水流多有毒害,蛮荒之地古来需谨慎。
跋涉之路每每艰难危险,想到这些让我心中震撼。
名声与身体谁更亲近,这句话真值得信赖。
走来走去究竟为了什么,回顾过去让我惭愧双鬓。
不如学习巢父与由余,高举辞令尧舜。
注释:
- 查城道:指查城的道路,查城为古代地名。
- 关索岭:指特定的山岭。
- 刃:刀锋,指山势险峻。
- 洞浏:山谷的深邃与宽广。
- 猿狖:猿猴,象征自然环境的野性。
- 盘江:指江河流域,水流复杂。
- 蛮烟:指蛮荒之地的毒烟。
- 跋涉:艰难跋涉,形容行走的艰辛。
- 巢由:指古代的巢父和由余,象征隐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学一,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自然风光和个人感受,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旅途之中,诗人遭遇险峻的山岭,心中感慨颇多,借景抒情,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名利的淡泊。
诗歌鉴赏: 《查城道中》通过描写险峻的山岭和艰难的旅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的自然景象不仅是外在的描写,更是内心感受的映射。第一联通过“几度关索岭,去天只数刃”展示了山势的险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读者感受到旅途的艰难。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揭示出内心的惆怅与迷茫,尤其在“行行欲何为,内顾惭双鬓”中,诗人自问自答,流露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与困惑。最后,以“岂若学巢由,高举辞尧舜”结束,想要表达的正是对名利的超脱与对道德理想的追求。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展现出一种豁达与沉思的气质,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几度关索岭,去天只数刃。”:数次经过险峻的山岭,离天空似乎只有一刀之遥,强调了地势的险峻。
- “过此意坦夷,讵知山愈峻。”:经过这里心情平坦,谁知山势竟然愈发陡峭,表现出对自然的无奈。
- “洞浏万壑深,群峰削如刃。”:描绘山谷的深邃与群峰的锐利,进一步渲染了险峻的景象。
- “倏忽入幽崖,须臾陟层嶙。”:瞬间进入幽深的崖谷,片刻间攀登层层峻岭,展现了旅途的艰难。
- “林间猿狖啼,咫尺云迷轫。”:树林中的猿猴啼叫,近在咫尺却被云雾迷住,象征孤独与隔离。
- “盘江多毒淫,蛮烟古来慎。”:提到江河的危险与蛮荒之地的毒烟,突出旅途的危险性。
- “跋涉每艰危,念之令心震。”:经历艰难险阻,心中震撼,表现出对旅途的深刻感受。
- “名与身孰亲,斯言良足信。”:思考名声与身体的关系,反映出对名利的思考。
- “行行欲何为,内顾惭双鬓。”:自问自答,感到惭愧,体现出对人生的反思。
- “岂若学巢由,高举辞尧舜。”:希望能学习古人,追求道德理想,表现出对名利的淡泊。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群峰削如刃”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山峰的险峻,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展现了在艰难环境中对名利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表达出一种豁达的心态。
意象分析:
- 险峻的山岭:象征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 猿狖啼叫:象征孤独与对自然的反思。
- 云雾迷漫: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几度关索岭”意指什么?
- A. 旅途的险峻
- B. 关索岭的美丽
- C. 诗人的心情
- 答案: A
-
“名与身孰亲”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 A. 名声与身体的关系
- B. 朋友与亲人的关系
- C. 生活与死亡的关系
- 答案: A
-
诗中“岂若学巢由”中的“巢由”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孔子
- B. 诸葛亮
- C. 巢父与由余
- 答案: C
-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可以推荐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人生哲理。
- 诗词对比:分析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探讨自然与人生,但李白的作品更加洒脱,而李学一则更显沉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指南》
- 《李学一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