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辘轳绠短金井深,
梧桐一叶生秋心。
秋心零落向谁诉,
络纬唧唧答寒砧。
碧云欲暮归雁远,
绿窗閒尽鸳鸯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秋天景象。诗人在一个秋日的傍晚,听着水井旁传来的辘轳声,感叹井深而绳短,仿佛自己身处于深不见底的孤寂之中。那一片梧桐树叶,随着秋风飘落,似乎也带走了他的思绪与情感,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悲伤。秋天的心情无法诉说,唯有听那蛩声在寒冷的石砧上回答。远处的雁阵归来,却显得愈加遥远,窗前的鸳鸯针也因闲置而无所事事,似乎在暗示着孤独与失落。
注释:
- 辘轳:指水井的转动装置,象征着孤独的生活。
- 绠:指绳索,这里形容绳子太短,无法将水提起,暗示无法解脱的情感。
- 秋心:秋天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无奈。
- 络纬:一种秋虫,常在秋夜鸣叫,象征着孤独的情绪。
- 寒砧:寒冷的石砧,暗示着无情和孤独的环境。
- 鸳鸯针:一种用于缝纫的器具,象征着失去伴侣的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那逊兰保,生于清代,是一位以词和诗著称的诗人。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风格蕴含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长相思》创作于秋季,正值诗人内心孤独之时,秋天的萧瑟与个人感情的失落相结合,形成了深刻的抒情氛围。
诗歌鉴赏:
《长相思》是一首充满秋日情思的诗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秋天的孤寂与思念。诗中透过水井的辘轳声、梧桐叶的飘落,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尤其是“秋心零落向谁诉”,这句渗透了诗人对情感的深刻思考与无奈,仿佛在诉说每一个孤独灵魂的心声。
接下来的“络纬唧唧答寒砧”,则以自然界的声音回应了人类内心的孤独,形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共鸣。这种意象的交融,使得诗歌情感更加深刻。
最后两句,远归的雁阵与无所事事的鸳鸯针,暗示了生命中的孤独与失落。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恰到好处的情感表达,使读者感受到深秋时节的凄凉和思念的绵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辘轳绠短金井深:井深而绳短,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 梧桐一叶生秋心:一片梧桐叶飘落,象征着秋天的凋零和诗人心中秋意的加深。
- 秋心零落向谁诉:秋天的心情无法倾诉,表现了孤独的无奈。
- 络纬唧唧答寒砧:虫鸣声回应着寒冷的石砧,传达出孤独的氛围。
- 碧云欲暮归雁远:遥远的归雁,象征着诗人与世界的距离。
- 绿窗閒尽鸳鸯针:鸳鸯针的闲置暗示了失去的伴侣与孤寂。
修辞手法:诗中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例如,梧桐叶的飘落比喻人的情感流逝,而虫鸣则是对诗人内心孤独的回应。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失落的深切思考,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个体情感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辘轳:象征生活的沉重与孤独。
- 梧桐:秋天的象征,代表着凋零与失落。
- 络纬:秋虫,象征孤独与思念。
- 雁:象征归宿与远方的思念。
- 鸳鸯针:象征失去伴侣后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长相思》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那逊兰保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络纬”指的是? A) 一种鸟
B) 一种虫
C) 一种花
D) 一种树 -
“碧云欲暮归雁远”中,“归雁”象征着? A) 归属
B) 失落
C) 热闹
D) 忧伤
答案:
- C) 那逊兰保
- B) 一种虫
- A) 归属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长相思》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描写了秋天的孤独与思念,但李清照的词更偏向于细腻的女性情感,而那逊兰保的诗则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孤独的深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读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