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公雄笔厕其间,媿似丘陵拟泰山。
岂意来嘲饭颗句,忙中唯此是偷闲。
白话文翻译:
五位公子用雄伟的笔力写作,放在这里,感觉自己像是丘陵相比于泰山那样渺小。谁曾想来这里嘲笑这几句粗糙的诗句,在忙碌中,只有这一刻是我的偷闲。
注释:
- 五公:指的是五位名士或文人。
- 雄笔:形容写作的力量和气度。
- 厕其间:放在一起,处于其中。
- 媿:羞愧、惭愧。
- 丘陵:小山,指与高大的泰山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 岂意:哪里想到。
- 嘲饭颗句:形容诗句简陋粗糙,像是用饭粒写的。
- 偷闲:在忙碌中找时间休息。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丘陵”和“泰山”的比喻让人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高山的崇敬,表现出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谦逊和自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香山,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怀念。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梅尧臣与友人聚会时,可能是受到聚会气氛的启发,表达了对自己文学才能的自谦和对友人作品的敬仰。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和公仪龙图戏勉》以其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自省而引人注目。诗中,诗人以“雄笔”描绘了五位公子的气势,展现了他们的才华与成就,而自己却感到相形见绌,像丘陵一般渺小,面对如泰山般的伟岸成就,感到深深的惭愧。这种自谦的态度,不仅反映了梅尧臣对文学的敬畏之情,也表现了他对友人作品的赞赏。
此外,诗中“岂意来嘲饭颗句”的表述,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写作的无奈与自嘲。他在忙碌的生活中,偶尔写下几句诗,既是对自己创作的轻视,也是对生活的调侃。这种忙碌与偷闲的对比,折射出生活的压力与艺术创作的艰难,诗人虽有才情,却在现实中感到无奈,似乎在说,创作本应是一种快乐,但往往却被繁忙所掩盖。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五位公子用他们的才华在此展示,诗人心中感到惭愧。
- 第二句:自我比较,认为自己微不足道。
- 第三句:没有想到有人来嘲笑自己的诗句。
- 第四句:在忙碌中,只有这短暂的闲暇是属于自己的。
-
修辞手法:
- 对比:丘陵与泰山的对比,强调了自我渺小。
- 自谦:诗人以简单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体现谦逊的态度。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敬畏与自我反省,体现了在繁忙生活中寻找自我空间的渴望与无奈。
意象分析:
- 五公:象征高尚的文人和卓越的才华。
- 雄笔:象征着强大的创造力和文学才华。
- 丘陵与泰山:象征着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差距,反映出诗人的自我认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五公指代什么? A. 五位名士
B. 五位普通人
C. 五位儿童
D. 五位商人 -
“岂意来嘲饭颗句”中的“饭颗”用来形容什么?
A. 诗句的华丽
B. 诗句的粗糙
C. 诗句的复杂
D. 诗句的空洞 -
诗人对自己才华的态度是?
A. 自信
B. 自满
C. 自谦
D. 自弃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自我反思。
- 苏轼的《水调歌头》: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杜甫的作品,都反映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但梅尧臣更多体现自谦的态度,而杜甫则是对时局的深切忧虑和思考。两者在风格上有显著差异,梅尧臣偏向于清新自然,而杜甫则更为沉重深刻。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梅尧臣集》
- 《中国古代诗词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