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冠剑将朝去,常知好直言。
戒辞犹可托,先见久应存。
莹白冰兼玉,清芬蕙与荪。
堂涂从此闭,何日卜丘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手握剑冠的你即将出发,常常知道我说的都是直言不讳。
我的劝诫你仍然可以信赖,早已预见的事情应该长久存在。
你如同冰雪和玉石般晶莹洁白,芬芳的气息如同蕙草和荪草。
从今往后,家里将要闭门不出,何时才能去寻求那山丘和原野呢?
注释
- 冠剑:指的是有官职的人,象征着权力与地位。
- 直言:直率的言辞,表达真实的想法。
- 戒辞:劝诫的话语,提醒。
- 莹白:形容明亮洁白。
- 蕙与荪:蕙草和荪草,均为芳香植物,象征高洁与友谊。
- 堂涂:指的是家门口,象征家庭生活。
- 卜丘原:卜卦寻求吉兆,丘原泛指山丘和原野,寓意寻求归处或理想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香山,北宋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作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薛简肃夫人挽词四首》是梅尧臣为悼念薛氏夫人所作,展现了对逝者的追思与怀念,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及对故人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悼念为主题,展现了对逝者的深情与追思。开头两句通过“冠剑将朝去”描绘了一个即将离去的人,体现了离别的情感。这里的“直言”暗示了对逝者生前真实品格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对其坦率个性的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提到“莹白冰兼玉,清芬蕙与荪”,通过美好的意象,形象地表现了逝者的高洁品质与清雅气质。冰与玉的结合,既有洁净又有温润,传达出诗人对逝者的赞美与怀念之情。
最后两句“堂涂从此闭,何日卜丘原”,则暗示了失去后的孤寂与无奈。诗人通过封闭家庭生活的描写,表现了对逝者的思念之痛,同时“卜丘原”也暗含了对未来的渴望与不确定,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展现了梅尧臣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冠剑将朝去:描绘了逝者即将离去的情景,暗喻其身份和地位。
- 常知好直言:强调了逝者的真实与坦率。
- 戒辞犹可托:表明自己对逝者言辞的信赖。
- 先见久应存:感叹已知的命运,强调逝者的预见与智慧。
- 莹白冰兼玉:用美丽的意象表现逝者的高洁。
- 清芬蕙与荪:象征性地描绘逝者的品德。
- 堂涂从此闭:暗示家庭的封闭与孤独。
- 何日卜丘原: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逝者比作冰与玉,突显其品格的高洁。
- 对仗:整首诗中的句子对称工整,增加了音韵美。
- 象征:蕙与荪象征着友谊与高洁的品德。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示了对故人的敬重与思念,反映出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冠剑:象征权力、地位与责任。
- 莹白:象征纯洁、高尚的品德。
- 蕙与荪:象征友谊、优雅与美好情感。
- 堂涂:象征家庭的温暖与闭塞。
- 丘原:象征理想与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冠剑”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权力与地位
- C. 自然
-
“莹白冰兼玉”中的“莹白”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逝者的品德
- B. 逝者的外貌
- C. 逝者的情感
-
诗中最后一句“何日卜丘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逝者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渴望与迷茫
- C. 对家庭的珍视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思念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家庭的温暖与生活的艰辛。
- 李白的《夜泊牛津》:则在思念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更为激荡。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尧臣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