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听声诗
作者: 鲍照 〔南北朝〕
辞乡不觉远。
欢寡忧自繁。
何用慰秋望。
清烛视夜翻。
白话文翻译:
离开故乡不知不觉就很远了。
欢笑少,忧愁自然增多。
何必用灯烛来安慰秋天的想望呢?
只看到蜡烛的光影在夜里翻动。
注释:
- 辞乡:离开故乡。
- 不觉远:不知不觉已经远离。
- 欢寡:欢笑少。
- 忧自繁:忧愁自然增多。
- 秋望:对秋天的期望或思念。
- 清烛:指明亮的蜡烛。
- 视夜翻:看着夜晚的光影翻动。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秋望”暗示着人们在秋天思乡的情感,秋天常常代表着思念、孤独的情感,这在古诗中是常见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照(约414-466年),字明远,号渔阳,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山东人。鲍照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刻的情感著称,擅长五言、七言诗,尤其以诗歌中的抒情见长。其作品常表现出孤独、思乡等主题,体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夜听声诗》创作于鲍照流亡生活的时期,表达了他在离乡背井后内心的孤独与忧伤。诗中透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诗歌鉴赏:
鲍照的《夜听声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的开头“辞乡不觉远”,展现了诗人因离开故乡而产生的疏离感,离家与故乡的距离在时间的推移中逐渐加大,令人感到无奈与惆怅。接着的“欢寡忧自繁”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悲伤,欢笑变得稀少,忧愁却自然而然地增多,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力感。诗人用“何用慰秋望”一问,表达了对秋天思念的无奈,似乎认为即使有蜡烛的光明,也无法真正抚慰内心的孤寂。最后一句“清烛视夜翻”,则用蜡烛的光影在夜晚中翻动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孤独的夜晚中人的思绪如同蜡烛的光影一样飘忽不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在抒情方面极具表现力,利用细腻的意象描绘了离乡游子的复杂情感,展现了对故乡、对亲情的深切思念,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辞乡不觉远:
- 离开故乡的时间久了,已经不知不觉地走远了,表达了离乡的无奈和惆怅。
-
欢寡忧自繁:
- 生活中的欢笑日渐稀少,而忧愁却自然增多,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触。
-
何用慰秋望:
- 质疑光靠蜡烛的光亮来慰藉自己对秋天的思念是否有意义,表达了对情感的怀疑。
-
清烛视夜翻:
- 蜡烛的光影在黑夜中摇曳,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感情的复杂。
修辞手法:
- 比喻:蜡烛的光影代表了诗人的思绪,暗示着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离乡游子在寂静的夜晚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展现了在异乡生活的无奈与愁苦,传递出一种深切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故乡:象征着温暖、亲情,是游子心中永恒的牵挂。
- 蜡烛: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同时也暗示着孤独的夜晚中的无助。
- 秋:象征着思念、忧伤,常与离别和孤独的情感相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欢寡”指的是什么?
- A. 欢笑少
- B. 悲伤多
- C. 独处多
- D. 孤单少
-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思乡之情?
- A. 明月
- B. 清烛
- C. 秋风
- D. 远山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诗作,同样表现游子的孤独与思念。
诗词对比:
- 鲍照的《夜听声诗》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鲍照更侧重于孤独感的描绘,而李白则通过月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回忆。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鲍照诗文集》
- 《南北朝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