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洲亭怀古?此诗为沈辽作?》

时间: 2025-01-11 12:49:31

湘水悠悠天际来,夹江古木抱山回。

城中人物若可数,日晏市散多苍苔。

九嶷巉天古云埋,遥想帝子龙车回。

心衰目极何可望,九歌寂寂令人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沧洲亭怀古
作者:苏轼
湘水悠悠天际来,
夹江古木抱山回。
城中人物若可数,
日晏市散多苍苔。
九嶷巉天古云埋,
遥想帝子龙车回。
心衰目极何可望,
九歌寂寂令人哀。

白话文翻译

湘水悠然地从天际流来,夹着古树环绕着山峰。城中人物虽然可以细数,但随着日落市场散去,却多了苍苔。九嶷山高耸入云,古老的云朵被埋没在其中,遥想当年帝子乘龙车归来。如今心情衰败,目光所及又何可期望,九歌声声寂寂,让人感到无比哀伤。

注释

  • 湘水:指湘江,流经湖南省,象征着悠长的时间。
  • 夹江古木:古老的树木夹在河流两旁,形容自然景观。
  • 日晏:日落的意思,暗示时间的流逝。
  • 苍苔:长满青苔,象征着荒废与衰败。
  • 九嶷:指九嶷山,古代传说中帝王的归处。
  • 帝子龙车:传说中帝王乘龙车而来的形象,象征美好的往昔。
  • 九歌:古代诗歌名,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尤以词作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心情沉重,常怀古之思。诗中表达了对历史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沧洲亭怀古》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的诗作。诗中苏轼以湘水为引,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交融的画面。开篇的“湘水悠悠天际来”,勾勒出一幅悠远宁静的河流风景,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接着“夹江古木抱山回”将自然景色与人文历史相结合,古木的沉静与山的威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在对城中人物的描写中,“若可数”表明人流的稀少,随着“日晏市散多苍苔”,时间的流逝带走了繁华,留下的是荒凉和苍苔,暗示着世事无常,繁华易逝。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九嶷巉天古云埋”,更是通过古老的山和云来反映历史的深邃与幽远,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最后两句“心衰目极何可望,九歌寂寂令人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古老的诗歌声声入耳,却让人感到无尽的悲哀,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苏轼对时间、生命、历史的敏感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湘水悠悠天际来:湘江从遥远的天际奔流而来,传达出一种悠远的意境。
  2. 夹江古木抱山回:古树环抱着山,描绘出自然的和谐美。
  3. 城中人物若可数:城中人流稀少,暗示繁华不再。
  4. 日晏市散多苍苔:日落之后市场散去,苍苔遍布,象征着荒凉。
  5. 九嶷巉天古云埋:九嶷高耸入云,古老的云雾笼罩,营造出神秘感。
  6. 遥想帝子龙车回:追忆帝子乘龙归来的场景,寄托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7. 心衰目极何可望:内心的失落,目光所及无所期待。
  8. 九歌寂寂令人哀:古老的歌声在耳边萦绕,却令人感到无尽的悲伤。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龙车”比喻美好时光)、拟人(古木环抱山的意象),以及对仗(如“日晏市散”与“苍苔”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悲哀,反映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失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水:象征生命的流逝与历史的长河。
  • 古木:代表历史的沉淀与沧桑。
  • 日晏: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化。
  • 苍苔:象征荒废与遗忘。
  • 九嶷:古代传说中的神秘之地,代表着理想与追忆。
  • 龙车:象征着美好的过去与失落的梦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湘水”指的是哪个地方的河流?

    • A. 黄河
    • B. 长江
    • C. 湘江
    • D. 珠江
  2. 诗中“日晏市散多苍苔”中“苍苔”象征着什么?

    • A. 繁华
    • B. 荒凉
    • C. 青春
    • D. 未来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失落
    • C. 激动
    • D. 希望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 《黄鹤楼》:崔颢

诗词对比

  • 比较《沧洲亭怀古》与王之涣的《登高》,两者均描绘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但《沧洲亭怀古》更多地反映了对历史的思索与哀伤,而《登高》则是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1. 《苏轼诗文集》
  2. 《宋代诗词研究》
  3.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