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妙峰亭》

时间: 2025-01-11 15:03:54

千寻挂云阙,十顷含风湾。

开门弄清泚,照见双铜钚。

池台半禾黍,桃李余榛菅。

无人肯回首,日暮车班班。

史君非世人,心与古佛闲。

时邀声利客,来洗尘埃颜。

新亭在东阜,飞宇临通阛。

古甃磨翠壁,霜林散烟鬟。

孤云抱商丘,芳草连杏山。

俯仰尽法界,逍遥寄人寰。

亭亭妙高峰,了了蓬艾间。

五老压彭蠡,三峰照潼关。

均为拳石小,配此一掬悭。

烦公为标指,免使勤跻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都妙峰亭
苏轼 〔宋代〕

千寻挂云阙,十顷含风湾。
开门弄清泚,照见双铜钚。
池台半禾黍,桃李余榛菅。
无人肯回首,日暮车班班。
史君非世人,心与古佛闲。
时邀声利客,来洗尘埃颜。
新亭在东阜,飞宇临通阛。
古甃磨翠壁,霜林散烟鬟。
孤云抱商丘,芳草连杏山。
俯仰尽法界,逍遥寄人寰。
亭亭妙高峰,了了蓬艾间。
五老压彭蠡,三峰照潼关。
均为拳石小,配此一掬悭。
烦公为标指,免使勤跻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妙峰亭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宁静。最初,诗人提到高耸入云的亭子和广阔的风景,接着描写亭子里清澈的水波,映照出双铜钚的影子。池台上长着禾黍,桃李树旁杂生着野草。无人愿意回头去看,夕阳西下,车马纷纷。史君(史浩)并非世俗之人,他的心与古佛一样悠闲。偶尔邀请一些追求名利的人,来此洗去世俗的尘埃。新亭座落在东阜,飞鸟在通阛上空翱翔。古老的石阶磨得碧绿,霜打的树林间飘散着烟雾。孤云环绕着商丘,芳草与杏山连成一片。仰望俯瞩皆是法界之境,诗人悠然自得地寄情于人世。亭子高耸入云,似乎在蓬艾之间。五老山压着彭蠡湖,三峰映照着潼关。它们都是小石头,与这高峰相比,显得微不足道。烦请您指引方向,免得我费力攀登。

注释

  • 千寻:形容高,寻为长度单位,千寻即一千寻。
  • 云阙:云间的高阁,形容亭子高耸。
  • 清泚:清澈的水流。
  • 铜钚:指铜镜,常用来照见自己。
  • 禾黍:禾稻与黍米,指生长的庄稼。
  • 桃李:桃树和李树,象征美好的事物。
  • 尘埃:世俗的污垢。
  • 飞宇:飞翔的鸟类。
  • 古甃:古老的石阶。
  • 霜林:霜打的树林。
  • 孤云:孤独的云朵。
  • 法界:佛教中指一切存在的境界。
  • 妙高峰:高耸且美丽的山峰。
  • 五老、彭蠡、潼关:都是地名,分别指代五老山、彭蠡湖与潼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画家和书法家。他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文学家之一,作品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常以其深刻的哲思和丰富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南都妙峰亭》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诗人在此期间多有山水游览,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诗中描写的妙峰亭是黄州的一处名胜,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南都妙峰亭》可谓是苏轼描绘自然与心境结合的典范之作。诗中运用大量的自然意象,展现了亭子的高耸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美。同时,诗人以“无人肯回首”的寥落之感,表达了对世俗人情的淡漠与超然。在这幅山水画卷中,苏轼不仅描绘了外在的美景,还融入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邀请声利之客来此洗去尘埃,体现出他对名利的看淡。通过对妙峰亭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心灵的宁静与逍遥之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寻挂云阙:描绘亭子如同悬挂在云端,给人以高耸入云之感。
  2. 十顷含风湾:形容周围的风景广阔,十顷的水面上波光粼粼。
  3. 开门弄清泚:开门欣赏清澈的水流,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4. 照见双铜钚:水中倒映出自己的形象,体现自我反省的哲思。

(后续逐句解析依次展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亭子比作高阙,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使其更加生动。
  • 对仗:诗中有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妙峰亭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名利的淡漠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超然物外的境界与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高洁与宁静。
  • :象征着自由与超然。
  • :象征着清澈与反思。
  • :象征着变化与无常。
  • 草木:象征着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寻挂云阙”中的“千寻”指的是什么?

    • A. 高度
    • B. 距离
    • C. 深度
    • D. 宽度
  2. “无人肯回首”的意思是:

    • A. 人们不再关注
    • B. 人们回忆往事
    • C. 人们愿意停留
    • D. 人们热衷于追求
  3. “新亭在东阜”中“东阜”指的是哪里?

    • A. 南边的山
    • B. 东边的山
    • C. 西边的山
    • D. 北边的山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山行》(杜牧)

诗词对比

《山中杂诗》(王维)与《南都妙峰亭》均描绘了自然景色,王维的诗更加强调隐逸之乐,而苏轼则更注重哲理的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千寻挂云阙,十顷含风湾。下一句是什么

开门弄清泚,照见双铜钚。上一句是什么

开门弄清泚,照见双铜钚。下一句是什么

池台半禾黍,桃李余榛菅。上一句是什么

池台半禾黍,桃李余榛菅。下一句是什么

无人肯回首,日暮车班班。上一句是什么

无人肯回首,日暮车班班。下一句是什么

史君非世人,心与古佛闲。上一句是什么

史君非世人,心与古佛闲。下一句是什么

时邀声利客,来洗尘埃颜。上一句是什么

时邀声利客,来洗尘埃颜。下一句是什么

新亭在东阜,飞宇临通阛。上一句是什么

新亭在东阜,飞宇临通阛。下一句是什么

古甃磨翠壁,霜林散烟鬟。上一句是什么

古甃磨翠壁,霜林散烟鬟。下一句是什么

孤云抱商丘,芳草连杏山。上一句是什么

孤云抱商丘,芳草连杏山。下一句是什么

俯仰尽法界,逍遥寄人寰。上一句是什么

千寻挂云阙,下一句是什么

十顷含风湾。上一句是什么

十顷含风湾。下一句是什么

开门弄清泚,上一句是什么

开门弄清泚,下一句是什么

照见双铜钚。上一句是什么

照见双铜钚。下一句是什么

池台半禾黍,上一句是什么

池台半禾黍,下一句是什么

桃李余榛菅。上一句是什么

桃李余榛菅。下一句是什么

无人肯回首,上一句是什么

无人肯回首,下一句是什么

日暮车班班。上一句是什么

日暮车班班。下一句是什么

史君非世人,上一句是什么

史君非世人,下一句是什么

心与古佛闲。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