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堂春 其一 次未斋韵,送陆侍御瑚便道寿母》

时间: 2025-01-27 04:16:49

腊日慈颜初度,绣衣北阙驰情。

凤凰台下烟花簇,计是过家程。

鹤发鸾章日映,锦堂绿酒春生。

雪毫写罢江南曲,紫阁正平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腊日慈颜初度,绣衣北阙驰情。
凤凰台下烟花簇,计是过家程。
鹤发鸾章日映,锦堂绿酒春生。
雪毫写罢江南曲,紫阁正平明。

白话文翻译:

在腊月的日子里,慈祥的面容首次露出,身着绣衣的我向北方的宫阙传达我的思念。
凤凰台下,烟花绽放,似乎是为了庆祝回家的旅程。
白发苍苍的我,映照着阳光,品尝着锦堂的绿酒,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用雪毫写下江南的曲调,紫色的阁楼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注释:

  • 腊日:腊月的日子,农历的最后一个月。
  • 慈颜:慈祥的面容,形容母亲或长辈的和蔼。
  • 绣衣:指华美的衣服,常用来形容官员或贵族的服装。
  • 北阙:指北方的宗庙或宫阙,象征朝廷或皇帝。
  • 凤凰台:古代的一个著名台阶,常与庆祝活动相关。
  • 鹤发:白发,形容年老。
  • 鸾章:古代乐器,象征高雅的文化。
  • 雪毫:用细腻的毛笔,形容书写的优雅。
  • 紫阁:紫色的楼阁,象征高贵和美丽。

典故解析:

“凤凰台”是古代文人聚会吟诗的地方,象征着高雅的文化氛围。“鹤发鸾章”常用来形容老年人的智慧与才华。此诗通过这些典故,表现了对家乡和母亲的深切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夏言(1482-1548),明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曾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其诗风清新典雅,擅长用典,有“诗中有画”的称誉。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陆侍御回乡之际,表达了对家乡及母亲的眷恋之情,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家庭和乡土情感的重视。

诗歌鉴赏:

《锦堂春 其一》是一首充满温情与思乡之情的诗作。诗人在腊月的寒冬中,以“慈颜”开篇,展现了母亲的慈祥面容,仿佛在召唤着游子归来。绣衣与北阙的结合,既是对身份的象征,也是对朝廷的思念。通过“凤凰台下烟花簇”,诗人引入了节日的欢快气氛,似乎在庆祝团聚的期待。

“鹤发鸾章日映”的意象,在描写年长者的同时,也隐含着对智慧的尊重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接着,锦堂中的绿酒象征着春天的生机,表现出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最后一句“雪毫写罢江南曲”,则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怀念,紫阁的明亮也暗示着明朗的未来。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对母亲的深情与对家乡的美好回忆,体现了明代文人所追求的情感深度与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腊日慈颜初度:腊月的日子里,母亲的面容露出温和的笑容。
  2. 绣衣北阙驰情:穿着绣衣的我,向北方的宫阙传递我的思念之情。
  3. 凤凰台下烟花簇:在凤凰台下,烟花绽放,庆祝回家的旅程。
  4. 计是过家程:这时候,似乎是回家的时候了。
  5. 鹤发鸾章日映:我白发苍苍,却依然在阳光下感受温暖。
  6. 锦堂绿酒春生:在锦堂中,品尝春天的绿酒,感受到春的气息。
  7. 雪毫写罢江南曲:用雪毫书写完江南的乐曲,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8. 紫阁正平明:紫色的阁楼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母亲的笑容比作“慈颜”,形象生动。
  • 对仗:如“鹤发鸾章”与“锦堂绿酒”,对称工整。
  • 意象:运用“烟花”、“绿酒”、“江南曲”等意象,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和思乡情绪。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亲情的珍视与对故乡的思念,流露出浓厚的乡愁和人情之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腊日:象征年末,时间的流逝。
  2. 慈颜:象征母亲的关怀与温暖。
  3. 绣衣:象征身份与地位。
  4. 凤凰台:象征聚会与文化。
  5. 鹤发:象征智慧与年长。
  6. 绿酒: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7. 江南曲:象征对故乡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腊日”指的是哪个月份?

    • A. 正月
    • B. 腊月
    • C. 七月
    • D. 十月
  2.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对母亲的思念?

    • A. 凤凰台
    • B. 鹤发
    • C. 雪毫
    • D. 绿酒
  3. 诗中“锦堂”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美好的未来
    • C. 家庭的温暖
    • D. 官场的繁华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夏言的《锦堂春 其一》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佳作。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亲情,但夏言更注重节日的氛围与家庭的温暖,而王维则更显孤独与对兄弟的思念。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词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夏言传记及其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