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犯 冼玉清北游京师,归途过沪,出所作水仙图卷索题,因用梦窗韵倚此报之》
时间: 2025-01-27 04:16: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花犯
冼玉清北游京师,归途过沪,出所作水仙图卷索题,因用梦窗韵倚此报之
作者: 龙榆生 〔近代〕
拥缃裘宵衣炫缟,寒光散馀晕。
暗惊蓬鬓,杂佩响瑶阶,魂返谁认。
漏深渐感东风紧,亭亭莲步稳。
爱小立碧窗幽茜,从教春讯准。
何人肖得此娉婷,调铅处省识王孙遗恨。
相伴久,芳根共漱泉清韵。
湘娥怨素弦自写,还凝想月波来浸鬒。
待记取琅玕高馆,飘飘仙袂引。
白话文翻译
在夜晚我披着轻盈的绣衣,寒光映照下,依稀还有余晕。
突然惊觉自己鬓发凌乱,佩饰在瑶台上响起,灵魂归来却无人认得。
时钟渐深,感受到东风的紧迫,轻盈的莲步走得稳。
我爱那小立在碧窗幽茜之下的人儿,春天的信息从她那里传来。
谁能描得她的娉婷姿态,在调铅的地方,才省悟王孙的遗恨。
陪伴了很久,芳根共同洗涤泉水的清韵。
湘娥怨曲在素弦上自我表达,依然在月波中凝思,浸染了鬒发。
待我牢记那琅玕高馆,飘飘的仙袂引导着我。
注释
- 缃裘:指用黄色或淡黄色绸缎制作的外衣,象征华贵。
- 蓬鬓:指头发凌乱,形容女子风姿飘逸的状态。
- 瑶阶:指美丽的台阶,常用于形容高雅的环境。
- 亭亭莲步:形容女子走路的姿态轻盈如莲花。
- 幽茜:幽静的茜草,象征着清雅的气质。
- 湘娥:指湘江的女儿,常用以比喻美丽的女子。
- 琅玕高馆:指高雅的居所,琅玕象征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龙榆生,近代诗人,因其在古诗词上的造诣而闻名。他的作品往往融汇传统与个人情感,体现出深厚的文学底蕴。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北游京师归途经过上海时,受到灵感启发,借以水仙图卷抒发内心的情感。诗中融入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表现了抒情与写景的结合。
诗歌鉴赏
这首《花犯》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往昔的追忆。开头几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寒冷,透过“拥缃裘”与“寒光”,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孤独而又华丽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对女子的形象细致刻画,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渴望。诗中“何人肖得此娉婷”一问,似乎在表达对美丽事物的无奈与渴望,体现了人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比如“湘娥怨素弦自写”,不仅传达了情感的内涵,还将音乐与情感相结合,增添了诗的韵味。此外,诗中频繁出现的自然意象,如“莲步”、“月波”等,象征着美好与纯洁,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形成呼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拥缃裘宵衣炫缟,寒光散馀晕。”:夜晚披着华美的衣服,寒光透出淡淡的光晕,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华丽的氛围。
- “暗惊蓬鬓,杂佩响瑶阶,魂返谁认。”:突然惊觉自己头发凌乱,佩饰在台阶上响起,心灵归来却无人认得,表现了孤独感。
- “漏深渐感东风紧,亭亭莲步稳。”:时钟渐深感受到东风的紧迫,轻盈的莲步走得稳,显示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爱小立碧窗幽茜,从教春讯准。”:我爱那小立在碧窗后的人儿,春天的信息从她那里传来,寄托了对春天的期待。
- “何人肖得此娉婷,调铅处省识王孙遗恨。”:谁能描得她的娉婷姿态,在调铅的地方,才意识到王孙的遗恨,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失去。
- “相伴久,芳根共漱泉清韵。”:陪伴了很久,芳根共同洗涤泉水的清韵,表达了一种情感的深厚。
- “湘娥怨素弦自写,还凝想月波来浸鬒。”:湘娥的怨曲在素弦上自我表达,依然在月波中凝思,表现了对往昔的追忆。
- “待记取琅玕高馆,飘飘仙袂引。”:待我牢记那高雅的居所,飘飘的仙袂引导着我,展现对未来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湘娥怨素弦自写”,将情感与音乐结合,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拟人:如“魂返谁认”,通过人性化的描述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忆,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缃裘:象征华美与奢侈。
- 莲步:象征优雅与美好。
- 湘娥:象征美丽与哀愁。
- 琅玕高馆:象征高雅与理想的居所。
这些意象不仅仅是具体的事物,更是承载着诗人情感的符号,丰富了诗的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拥缃裘”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衣服
b) 一种食物
c) 一种植物 -
诗中提到的“湘娥”象征着什么? a) 忧愁的女子
b) 美丽的女子
c) 仙女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历史的回忆
答案:
- a) 一种衣服
- b) 美丽的女子
- a) 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诗作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龙榆生的《花犯》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细腻,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出对往昔的追忆与哀伤。两者都展示了女性的柔情与美,但龙榆生更注重环境与情感的结合。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龙榆生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