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山》

时间: 2025-01-11 14:12:51

吾母祷于山,生我偃蹇身。

卅八始入寺,所天俱不晨。

归人复何之,所愿清战尘。

勿复论衔钩,去作瑞世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吾母祷于山,生我偃蹇身。
卅八始入寺,所天俱不晨。
归人复何之,所愿清战尘。
勿复论衔钩,去作瑞世珍。

白话文翻译:

我母亲在山上祈祷,生下了我这个身材矮小的人。
三十八岁时我才入寺修行,天色已是昏暗无光。
归来的人又要去哪里呢?我所希望的只是能清净那些纷扰的尘世。
不要再讨论那些钩挂的事情,去追求那象征吉祥的世间珍宝吧。

注释:

  • 偃蹇:指身材矮小,姿态不挺拔。
  • 卅八:三十八,指年龄。
  • 入寺:指进入寺庙,开始修行。
  • 清战尘:希望能清净尘世的纷扰。
  • 衔钩:指一些世俗的事情,可能是指争执或是利益。
  • 瑞世珍:象征吉祥的珍贵事物。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祷于山”,可联系到古时人们常在山中祈求神灵的庇护,山被视为神圣的地方。此外,“入寺”是指修行者的生活转变,常见于道教和佛教传统中,反映了追求清净和超脱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文璞,宋代诗人,以诗歌题材多样和清新脱俗的风格闻名。其作品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哲理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深邃与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可能与周文璞的个人经历及其对人生的思考有关。诗中透露出对尘世的反思与对内心平静的向往,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渴求。

诗歌鉴赏:

《狼山》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修行和世俗的思考。首句“吾母祷于山,生我偃蹇身”,借母亲的祷告与自身的矮小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与反思,似乎在感慨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安排。接下来的“卅八始入寺”,则暗示着诗人进入寺庙修行的晚熟,表现了他对修行的追求与心灵的觉醒。

“归人复何之,所愿清战尘”一句,显示了诗人在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心中对清净生活的渴望。最后的“勿复论衔钩,去作瑞世珍”不仅是对世俗纷争的告别,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的哲学思想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吾母祷于山”:母亲在山上祈求,暗示一种灵性和传统信仰。
    2. “生我偃蹇身”:自我描述,表现出对自身的谦卑。
    3. “卅八始入寺”:年龄的引入标志着人生的转折。
    4. “所天俱不晨”:暗示修行后的迷茫。
    5. “归人复何之”:对归属感的追问。
    6. “所愿清战尘”:渴望内心的宁静。
    7. “勿复论衔钩”:对争执的厌倦。
    8. “去作瑞世珍”: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状态。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和表达的情感。比如“归人复何之”与“所愿清战尘”形成对仗,表现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自我身份的反思、对尘世的逃避与对内心安宁的追求,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意象分析:

  • :象征着高尚与神圣,代表着灵性与力量。
  • :象征着修行与内心的宁静。
  • :代表着世俗的纷扰,暗示对物质世界的厌倦。
  • :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偃蹇”指的是:

    • A. 身材矮小
    • B. 身材高大
    • C. 身材健壮
  2. 诗中提到的“卅八始入寺”意味着:

    • A. 早早进入寺庙
    • B. 晚熟才进入寺庙
    • C. 从未进入寺庙
  3. “所愿清战尘”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 A. 物质财富
    • B. 内心宁静
    • C. 世俗权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周文璞的《狼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自然和内心平静的追求。王维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周文璞则更多地从个人的生命体验出发,反思世俗与修行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周文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