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虎丘陪仓幕游。时魏益斋已被亲擢,陈芬窟、李方庵皆将满秩)》
时间: 2025-01-09 04:45: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虎丘陪仓幕游。时魏益斋已被亲擢,陈芬窟、李方庵皆将满秩)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紫骝嘶冻草,晓云锁岫眉颦。
正蕙雪初销,松腰玉瘦,憔悴真真。
轻藜渐穿险磴,步荒苔犹认瘗花痕。
千古兴亡旧恨,半丘残日孤云。
开尊。重吊吴魂。
岚翠冷洗微醺。
问几曾夜宿,月明起看,剑水星纹。
登临总成去客,更软红先有探芳人。
回首沧波故苑,落梅烟雨黄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在寒冷的早晨,马儿在冻草上嘶鸣,晨雾缭绕,山峦如眉似锁。正值雪融时节,松树显得瘦弱,仿佛憔悴不堪。轻盈的藜草在崎岖的山路上穿行,脚步踩在荒苔上,依旧能辨认出那埋藏的花痕。古往今来的兴亡成败,令人感慨万千,夕阳残照下孤云漂浮。
我举杯饮酒,吊念吴国的英灵。
青岚在微雨中,冷冽洗净了我微醺的心情。
不知几次在明月之夜宿于此,仰望着月光映照下的剑水星纹。
登高远眺,心中却总是游子之情,更何况那红色的花儿早已被踏过。
回首那熟悉的故园,落梅在烟雨中,黄昏时分显得更加凄美。
注释
- 紫骝:指紫色的骏马,象征着高贵和活力。
- 冻草:指被冰霜覆盖的草地,暗示寒冷的气候。
- 蕙雪:蕙是指一种香草,这里指其雪白的花朵,与雪融形成对比。
- 松腰玉瘦:形容松树的纤细瘦弱。
- 瘗花痕:埋藏的花痕,意指曾经的繁华与美好,现已不复存在。
- 吴魂:指吴国的英灵或故国的情怀。
- 剑水星纹:象征着江水中的星光,呈现出一种美丽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文英(约 1070-1130),字文英,号雪窗,宋代词人,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的局面。诗人寄情于山水之间,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对历史兴亡的沉思,以及对故国的怀念。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清晨的自然景象,词中以描写寒冷的早晨、融雪的景象引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沉重。开篇的“紫骝嘶冻草”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清冷的氛围,接着“晓云锁岫眉颦”则传达了一种忧愁的情感。随着诗句的展开,词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逐渐引入对历史的反思,尤其是“千古兴亡旧恨”一句,深刻揭示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的交织。
词中通过“重吊吴魂”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历史的思索,展现了词人的爱国情怀与对历史的感慨。结尾的“落梅烟雨黄昏”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象征着一种无奈与伤感。整首词情景交融,情感细腻,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高超的艺术技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紫骝嘶冻草:描绘清晨,紫色骏马嘶鸣,环境寒冷。
- 晓云锁岫眉颦:晨云缭绕山峰,仿佛锁住了眉头,暗示忧愁。
- 正蕙雪初销:雪刚刚融化,春意初显。
- 松腰玉瘦,憔悴真真:松树瘦弱如玉,展现出孤独的美。
- 轻藜渐穿险磴:轻藜草在险峻山路上穿行,暗喻艰难的旅程。
- 步荒苔犹认瘗花痕:脚步踏在荒苔上,仍能辨认出埋藏的花痕,象征着记忆的深刻。
- 千古兴亡旧恨:历史的兴亡成败,令人感伤。
- 半丘残日孤云:夕阳西下,孤云飘渺,令人思绪万千。
- 开尊。重吊吴魂:举杯饮酒,吊念吴国英灵。
- 岚翠冷洗微醺:青岚在微雨中,洗净了我微醺的心情。
- 问几曾夜宿:询问几次在明月之夜宿于此。
- 月明起看,剑水星纹:在明月下仰望,看到星光映照在水面。
- 登临总成去客:登高远望,心中感到游子之情。
- 更软红先有探芳人:更何况那红花早已被采摘。
- 回首沧波故苑:回首故园,波光潋滟。
- 落梅烟雨黄昏:落梅在烟雨中,黄昏时分显得凄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松腰玉瘦”,用玉来比喻松树的瘦弱。
- 拟人:如“晓云锁岫眉颦”,将云拟人化,表达情感。
- 对仗:如“开尊。重吊吴魂”,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着对历史的思考、对故国的怀念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情怀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骝:象征高贵与活力。
- 冻草:寒冷和孤独的象征。
- 蕙雪:美丽与纯洁。
- 松腰玉瘦:孤独与脆弱之美。
- 吴魂:对历史的追忆与哀愁。
- 月明、剑水、星纹: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紫骝”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匹马
C. 一种树
D. 一种草 -
填空题:诗中“开尊。重吊____。”的下一句是?
-
判断题: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比喻和拟人。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B
- 吴魂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吴文英的《木兰花慢》与李白的《庐山谣》,前者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后者则充满豪放的气势与壮丽的自然景观。两者均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个人情感,但情感基调各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解析与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