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书岩修罢《画扇斋词》后》
时间: 2025-01-26 23:46: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书岩修罢《画扇斋词》后
作者: 杨夔生 〔清代〕
湾头曾载月,移画舸,小平泉。
更团扇歌残,江梅蝶影,尘黯筝弦。
凭君十行佳传,写翠篸屏角落花烟。
密字笑熏兰篆,轻螺细擘吟笺。
尊前重溯当年愁,万里怕闻鹃。
记断笔筹花,新欢借梦,山远湖天。
溪风又彫鬓影,向盈盈苕水别栽莲。
昨夜飞英镜底,明蟾镇向人圆。
白话文翻译:
在湾头曾经载着月光,轻移画舸,来到小平泉边。
更有团扇歌声渐渐消退,江边梅花与蝴蝶的影子,尘埃里琴弦黯然无光。
请你写下十行美好的诗句,描绘翠绿色的篙边落花如烟。
细密的字迹如兰香熏染,轻巧的螺纹在吟笺上细细描绘。
在酒杯前重温当年的愁苦,万里之外不愿听见杜鹃啼鸣。
记得那断笔和筹花,新欢只借梦境,山远湖天遥不可及。
溪风又在鬓影上雕刻,向那盈盈的苕水告别,再栽一株莲花。
昨夜在飞英镜底,明亮的月亮对着人们是圆的。
注释:
- 湾头:指水湾的边缘,象征宁静的自然环境。
- 画舸:绘有美丽图案的小船。
- 团扇:一种圆形的扇子,常用于文人雅士。
- 江梅:江边的梅花,暗示清冷和孤独。
- 尘黯筝弦:琴弦因尘埃而显得黯淡,象征心情的沉重。
- 翠篸:翠绿色的小船。
- 兰篆:细腻的书法,兰草的篆字象征雅致。
- 明蟾:明亮的月亮,蟾蜍常与月亮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夔生,清代诗人,生于文人之乡,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为题材。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作于书写《画扇斋词》之后,体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情感和抒情风格。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开头描绘的自然景象,如月光、江梅、蝴蝶等,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心中的柔情和忧愁。诗中“凭君十行佳传”一句,饱含了对美好诗句的渴望和对友人的寄托,同时也寓意着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
整首诗以“愁”字贯穿始终,表现了诗人在回忆往昔的同时,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苦闷。从“溪风又雕鬓影”中可以看出,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惘。而“昨夜飞英镜底,明蟾镇向人圆”则为整首诗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暗示着在经历了种种情感的波折后,内心依然渴望平静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湾头曾载月:描绘月光的柔美,暗示宁静的夜晚。
- 移画舸,小平泉:轻舟驶向风景如画的小平泉。
- 更团扇歌残:团扇轻摇,歌声渐止,象征欢乐的消逝。
- 江梅蝶影,尘黯筝弦:梅花与蝴蝶的影子,琴弦因尘埃而失去光彩,暗示心情的沉闷。
- 凭君十行佳传:请你写下美好的诗句,表达对文学的渴望。
- 写翠篸屏角落花烟:描绘落花如烟的美丽景象。
- 密字笑熏兰篆:精致的书法如兰香,表现出对美的追求。
- 轻螺细擘吟笺:细腻的笔触在纸上吟唱,象征文人的雅致。
- 尊前重溯当年愁:在酒杯前回忆往昔的愁苦。
- 万里怕闻鹃:不愿听见远方的杜鹃啼鸣,象征对往事的逃避。
- 记断笔筹花:追忆断笔的遗憾与筹花的美好。
- 新欢借梦,山远湖天:新的欢愉只在梦中,山与湖远不可及,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 溪风又雕鬓影:溪风轻拂,仿佛在雕刻着鬓影,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 向盈盈苕水别栽莲:向清水告别,再栽一株莲,象征着新的开始。
- 昨夜飞英镜底:昨夜在镜子底下,象征着对美好记忆的追溯。
- 明蟾镇向人圆:明亮的月亮如同圆满的人生,表达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落花烟”比喻美好的事物瞬间消逝。
- 拟人:溪风“雕”鬓影,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诗的情感色彩。
- 对仗:如“新欢借梦,山远湖天”,使句子更加工整,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对往昔的追忆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清代文人的忧愁与感伤,传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宁静与美好,暗示回忆。
- 江梅:象征孤独与清冷。
- 蝴蝶: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 团扇: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 莲花:象征纯洁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团扇”象征什么?
A. 欢乐
B. 孤独
C. 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D. 爱情 -
诗人希望“十行佳传”表现出什么?
A.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B. 对往事的遗憾
C. 对友人的深情
D. 对自然的热爱 -
“昨夜飞英镜底”中“飞英”指的是什么?
A. 月亮
B. 美好回忆
C. 远方的风景
D. 一种花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杨夔生与李白: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杨夔生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的情绪。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诗歌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