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腊雪随风下,蹇驴行路难。
匆匆投邸舍,草草共杯盘。
喜见丰年瑞,浑忘昨夜寒。
儿童不解事,却作柳茶看。
白话文翻译:
腊月的雪随着风飘落,驴子走路非常艰难。匆忙地投宿在旅馆,草草地共用杯盘。高兴地看到丰年的兆头,完全忘记了昨晚的寒冷。孩子们不懂事情,却把雪当作柳茶玩。
注释:
- 腊雪:腊月的雪,指农历十二月的雪。
- 蹇驴:蹇,指走路困难的;驴子,古时常用作交通工具。
- 投邸舍:投宿旅馆,邸舍指客栈或旅馆。
- 草草:形容匆忙、马虎。
- 丰年瑞:丰年,指丰收的年份;瑞,吉祥的迹象。
- 柳茶:孩子们将雪当作春天的柳枝浸泡的茶,形象而天真。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腊雪和丰年瑞的描写,反映了农民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风景和民间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方的腊月,正值严寒季节,诗人通过描写雪天旅途的艰难与对丰年瑞兆的喜悦,表达了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腊雪下的寒冷景象,表现了作者在艰难旅途中的一丝温暖和希望。首句“腊雪随风下”直接引入主题,描绘了冬季的景象,给人以寒冷的感觉。接着,作者用“蹇驴行路难”形象地表现出旅行的艰辛,驴子的蹇难不仅是物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无奈。
随后,诗人匆忙投宿,草草共杯盘,体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应对的从容。虽然外界环境恶劣,但“喜见丰年瑞”一语中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最后一句“儿童不解事,却作柳茶看”以儿童的天真无邪结束,传达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也让整首诗在寒冬中增添了一丝温暖的气息。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情感,既有对自然的描写,也有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苦寒中对美好的向往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腊雪随风下:描绘腊月的雪随风飘落,营造出寒冷的氛围。
- 蹇驴行路难:驴子行走艰难,象征旅行的痛苦和不便。
- 匆匆投邸舍:形容旅人在寒冷中匆忙找地方避寒,表现出生活的急促。
- 草草共杯盘:草率地用餐,暗示生活的简朴与匆忙。
- 喜见丰年瑞:看到丰收的预兆,展现出诗人对未来的希望。
- 浑忘昨夜寒:在看到好兆头后,忘却了昨夜的寒冷,体现乐观情绪。
- 儿童不解事:孩子们无忧无虑,象征纯真。
- 却作柳茶看:孩子们把雪当作玩具,表现出对生活的天真与童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比作柳茶,寓意天真无邪。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使诗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艰难环境中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儿童的纯真与无忧。
意象分析:
- 腊雪:象征寒冷,代表冬季的艰难与困苦。
- 蹇驴:象征旅行的艰辛,也反映出生活的不易。
- 丰年瑞:象征希望与美好的未来,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 儿童:象征纯真与无邪,带来生活的乐趣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腊雪”指的是哪个月份的雪? A. 正月
B. 腊月
C. 五月 -
诗人用什么动物来形象地表现路途的艰难? A. 马
B. 驴
C. 狗 -
孩子们在诗中把雪当作什么来看? A. 雪人
B. 柳茶
C. 玩具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 柳宗元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江雪》与《太湖县雪中简段子克知县》都描绘了雪景,但《江雪》更侧重于孤独与静谧,而《太湖县雪中简段子克知县》则更突出对生活的乐观与儿童的纯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