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叶枢相送芍药》

时间: 2025-04-28 18:49:48

平生出处半参辰,胸臆今朝获生陈。

二老白头欣得侣,千枝红艳欲无春。

已拚把酒同中圣,况是司花别有神。

来岁如今好时节,诗翁著句更芳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叶枢相送芍药 姜特立 〔宋代〕

平生出处半参辰,胸臆今朝获生陈。 二老白头欣得侣,千枝红艳欲无春。 已拚把酒同中圣,况是司花别有神。 来岁如今好时节,诗翁著句更芳新。

白话文翻译:

我这一生,行踪不定,如同参星与辰星般难以相遇,今天终于有机会畅所欲言。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欣喜地找到了伴侣,千朵芍药花盛开,仿佛春天都为之失色。我已经准备好与您共饮美酒,更何况掌管花卉的神灵也别有风采。到了明年这个时候,正是美好的时节,诗人们将会写出更加芬芳新颖的诗句。

注释:

  • 出处半参辰:比喻行踪不定,难以相遇。
  • 胸臆今朝获生陈:今天终于有机会畅所欲言。
  • 二老白头欣得侣:两位老人白发苍苍,欣喜地找到了伴侣。
  • 千枝红艳欲无春:形容芍药花开得极其艳丽,连春天都为之失色。
  • 已拚把酒同中圣:已经准备好与您共饮美酒。
  • 况是司花别有神:更何况掌管花卉的神灵也别有风采。
  • 来岁如今好时节:到了明年这个时候,正是美好的时节。
  • 诗翁著句更芳新:诗人们将会写出更加芬芳新颖的诗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哲理,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他在与叶枢相交往中,受到对方赠送芍药的启发而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姜特立与叶枢相交往中,受到对方赠送芍药的启发而作。诗中通过芍药花的盛开来比喻友情的珍贵,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芍药花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首联通过“平生出处半参辰”自述行踪不定,而“胸臆今朝获生陈”则表达了今天终于有机会畅所欲言的喜悦。颔联以“二老白头欣得侣”形容两位老人的友情,而“千枝红艳欲无春”则通过芍药花的盛开来比喻友情的珍贵。颈联“已拚把酒同中圣,况是司花别有神”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共饮美酒的期待,同时也赞美了掌管花卉的神灵。尾联“来岁如今好时节,诗翁著句更芳新”则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以及对诗人们将会写出更加芬芳新颖的诗句的信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通过自述行踪不定,表达了今天终于有机会畅所欲言的喜悦。
  • 颔联:以“二老白头欣得侣”形容两位老人的友情,而“千枝红艳欲无春”则通过芍药花的盛开来比喻友情的珍贵。
  • 颈联: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共饮美酒的期待,同时也赞美了掌管花卉的神灵。
  • 尾联: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以及对诗人们将会写出更加芬芳新颖的诗句的信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平生出处半参辰”比喻行踪不定,“千枝红艳欲无春”比喻友情的珍贵。
  • 拟人:如“况是司花别有神”将掌管花卉的神灵拟人化。
  • 对仗:如“二老白头欣得侣,千枝红艳欲无春”中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通过芍药花的盛开,诗人比喻了友情的珍贵,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和对诗人们将会写出更加芬芳新颖的诗句的信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芍药花:象征友情和美好时光。
  • 二老白头:象征长久的友情。
  • 千枝红艳:象征友情的珍贵和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平生出处半参辰”比喻了什么? A. 行踪不定 B. 友情珍贵 C. 美好时光 D. 诗句新颖

  2. 诗中“千枝红艳欲无春”形容了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友情的珍贵 C. 诗句的新颖 D. 美酒的香醇

  3. 诗中“来岁如今好时节”表达了什么? A. 对友情的珍视 B. 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C. 对诗句新颖的信心 D. 对美酒的期待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 杜甫《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诗词对比:

  • 姜特立的《和叶枢相送芍药》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但姜特立的诗更加注重对具体事物的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加注重对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姜特立的诗作,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姜特立的诗歌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