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

时间: 2025-01-10 23:23:29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惟 通:唯)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山白雪三城戍,
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
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
未有涓埃答圣朝。
惟通唯跨马出郊时极目,
不堪人事日萧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西山上覆盖着白雪,守卫着三座城池;南边的江水清澈,万里长桥横跨其上。海内外的风尘使我与兄弟们相隔遥远,天涯海角的泪水让我倍感孤寂。只愿在晚年能为多病的身体提供一些支持,然而却没有一点点的恩惠可以回报朝廷。每当骑马出郊,极目远眺时,我不禁感叹,世事如此萧条,让人无法承受。

注释:

  • 白雪:指的是西山上积雪的景象,象征着寒冷与孤寂。
  • 城戍:指城池的防守,暗指国家的动荡不安。
  • 风尘:指世间的纷扰与不安。
  • 涕泪:眼泪,表示伤感与思念。
  • 迟暮:晚年,指诗人晚年的孤独与无奈。
  • 涓埃:比喻微小的恩惠。
  • 圣朝:指当时的朝廷。

典故解析:

  • 西山白雪:诗中提到的西山在古代常被用来形容边疆的寒冷与孤独,象征着诗人与家乡的遥远。
  • 海内风尘:表达了诗人心中对国家动荡与个人困境的感慨,体现了杜甫身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诗圣”。他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多描写民生疾苦及国家兴亡。
  •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后,杜甫身处动乱之中,目睹了国家的衰败和民众的苦难,内心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歌鉴赏:

杜甫的《野望》以冷峻的自然景象开篇,西山的白雪与万里桥的清江形成鲜明的对比,透露出一种冷清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对亲人的思念。诗中提到的“海内风尘诸弟隔”,生动地表现出诗人与兄弟之间的隔阂,以及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后两联则反映了诗人在晚年多病的状态,心中虽有报国之志,却无力回天。通过“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愧疚。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沉重,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刻思想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西山白雪三城戍:描绘西山的雪景以及防守的城池,暗示国家的动荡。
    2. 南浦清江万里桥:描绘南方的江水与桥梁,象征着远方的希望和美好。
    3. 海内风尘诸弟隔:表达因战乱而与兄弟们失联的悲痛。
    4. 天涯涕泪一身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身处天涯的孤独与悲伤。
    5. 惟将迟暮供多病:晚年多病,诗人感到力不从心。
    6. 未有涓埃答圣朝:感叹自己无能为力,无法回报朝廷的恩惠。
    7. 惟通唯跨马出郊时极目:表达对外出游览的渴望,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
    8. 不堪人事日萧条:感慨世事的萧条,内心感到无奈与失落。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西山白雪”与“南浦清江”,对比鲜明。
    • 比喻:用景象反映内心情感,如白雪象征孤寂。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对亲人的思念,同时也表现了对自身多病晚年的无奈与愧疚,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分析:

  • 西山白雪:象征孤独与寒冷,反映诗人的内心感受。
  • 万里桥:象征希望与连接,寄托了诗人对团聚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浦”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方
    b) 南方
    c) 西方

  2. “天涯涕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孤独与悲伤
    c) 愤怒

答案

  1. b) 南方
  2. b) 孤独与悲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野望》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人生和国家的思考,但杜甫更侧重于现实的苦难与忧虑,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与乐观的情怀。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