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贫女
作者: 秦韬玉 〔唐代〕
类型: 七言律诗
原文展示:
蓬门未识绮罗香,
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
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
白话文翻译:
我住在简陋的蓬门里,从未闻过绮罗的香气,
本想托良媒来为自己操心,却更加自伤自怜。
谁会欣赏我风流而高雅的气质,
大家只同情我在贫穷的生活中梳妆打扮。
我敢以十指的巧手来夸耀针线活,
却不愿在眉妆上与人争长短。
苦恨每年都压着金线,
都是为他人缝制嫁衣裳。
注释:
- 蓬门: 形容简陋的居所。
- 绮罗: 精美华丽的丝绸,象征富贵。
- 良媒: 指良好的媒人,负责婚姻介绍。
- 风流高格调: 指有气质、有风度的人。
- 金线: 这里指缝制婚衣用的金丝,暗喻为他人做嫁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韬玉,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诗风多以情感细腻见长,关注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反映了贫女对婚姻的渴望与无奈,揭示了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不公。
诗歌鉴赏:
《贫女》一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刻画了一位生活在贫困中的女子的内心挣扎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诗的开头,作者用“蓬门未识绮罗香”勾勒出贫女的生活环境,暗示她的身份与地位,简单的蓬门与华丽的绮罗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她的处境。而“拟托良媒益自伤”则表明她在爱情与婚姻上的无奈与失落。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巧妙地通过对比,展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残酷。尽管她拥有高雅的气质,但在物质匮乏的时代,这些都显得苍白无力。最后两句“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更是点明了她的悲惨命运,辛勤的付出却换来的是为他人做嫁衣的苦涩,这不仅反映了个人悲剧,也隐射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与对社会不公的隐忧,深刻地揭示了贫困对个体生活的深远影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蓬门未识绮罗香: 贫女的居住环境很简陋,从未体验过富贵的生活。
- 拟托良媒益自伤: 她想要通过媒人来改变命运,但却感到更加伤心。
- 谁爱风流高格调: 质疑谁会欣赏她的气质。
- 共怜时世俭梳妆: 只得到他人的同情,实际生活依旧艰难。
- 敢将十指夸针巧: 她以自己的针线活为傲。
- 不把双眉斗画长: 不愿意和别人争妆扮。
- 苦恨年年压金线: 感到苦恼,每年都为别人缝制嫁衣。
- 为他人作嫁衣裳: 自己的努力最终是为他人服务。
修辞手法:
- 对比: 贫女的简陋与绮罗的华美形成强烈对比。
- 反问: 通过反问表现出无奈与孤独。
- 象征: “金线”象征着婚姻与付出。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贫女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挣扎,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关怀与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展现了在贫困与压迫中挣扎求生的无奈。
意象分析:
- 蓬门: 象征贫困与简陋的生活。
- 绮罗香: 象征富贵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 金线: 象征着婚姻与付出的辛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蓬门”指代什么?
- A. 豪华的房子
- B. 简陋的居所
- C. 中等的住宅
-
诗中“金线”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为他人缝制嫁衣的辛酸
- C. 女性的美丽
-
诗人通过哪些手法表现贫女的心境?
- A. 夸张
- B. 对比与反问
- C. 拟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春望》: 同样表达了对生活苦难的感慨,但更多地涉及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 李清照的《如梦令》: 关注个人情感的细腻,虽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女性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