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胡忠安公
作者:商辂 〔明代〕
五纪朝廷士,岿然鹤发疏。
望尊周太保,职重汉尚书。
捧日心常在,包荒量有馀。
门墙仪范远,空自望悬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在朝廷中服务的士人已经历了五个朝代,白发苍苍,显得格外孤独。
我仰望您,如同周太保那样的高贵,您的职务与汉朝尚书相比,都是重中之重。
您心中始终保持着为国家捧日的理想,胸怀宽广,能力超群。
然而,如今您的门庭与仪表已远离人们的视线,我只能徒然仰望那高悬的车马。
注释
字词注释:
- 五纪:指五个朝代,暗示经历的历史变迁。
- 岿然:形容稳固、巍峨的样子。
- 鹤发:白发,形容年老。
- 周太保:指周公旦,古代贤臣,地位崇高。
- 汉尚书:指汉朝的尚书,掌管国家事务的重要职务。
- 捧日:比喻心中有远大理想。
- 包荒:包容广阔,指胸怀宽广。
- 仪范:指仪表和范例,形容高雅的风度。
- 悬车:指高悬的车马,象征高贵的地位。
典故解析:
- 周公旦是周朝的重要人物,以忠诚和智慧著称。他的形象常被用来比喻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
- 汉尚书是汉代政府中负责文书和行政的官员,地位显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商辂,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主要集中在挽诗和咏怀诗方面,风格沉稳,常表达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悼念胡忠安公而作,体现了对其生前功绩的追忆和对其离世的痛惜,表达了对士人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挽胡忠安公》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悼亡诗,更是对一位士人理想与成就的深切回顾。诗中通过“岿然鹤发疏”描绘了胡忠安公的年迈与孤独,暗示了他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与历史地位的沉重。接着,诗人通过“望尊周太保,职重汉尚书”,将胡公的身份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相提并论,显示出其崇高的道德与理想追求。
“捧日心常在,包荒量有馀”一句,展现了胡公的胸怀与理想,他不仅关心国家大事,胸怀宽广,更有着为国捧日的志向。此处的“捧日”一词,尤为生动,象征着高尚的理想与追求。最后一句“门墙仪范远,空自望悬车”则是对现实的无奈,尽管胡公的理想与成就令人仰望,但如今已无迹可寻,令人感到一丝惆怅与失落。
整首诗情感真挚,言辞间虽有对胡忠安公的悼念,但更多的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展现了士人对忠义与理想的追求以及在时代变迁中的无奈与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纪朝廷士:描述经历了五个朝代的士人,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 岿然鹤发疏:表现了年老的形象与孤独的境遇。
- 望尊周太保:仰望周公,象征着理想与崇高的品德。
- 职重汉尚书:强调胡公的地位与贡献。
- 捧日心常在:表达了胡公胸怀理想,心中常有光明的追求。
- 包荒量有馀:形容其宽广的胸怀与能力。
- 门墙仪范远:表示其高雅的仪态与品德,已不再为人所见。
- 空自望悬车:对现实的无奈感慨,虽有崇高的理想,但已无法实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捧日”比喻理想与追求。
- 对仗:如“门墙仪范远”与“空自望悬车”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胡忠安公的追忆,表达了对士人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深刻思考,揭示了士人在历史变迁中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鹤发:象征老年的智慧与孤独。
- 周太保:代表理想中的高尚品德与责任感。
- 捧日:象征着光明的理想与崇高的追求。
- 悬车:象征高贵地位与理想的遥不可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周太保”指的是谁?
A. 周公旦
B. 汉尚书
C. 胡忠安公
D. 商辂 -
“捧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理想
C. 权力
D. 声望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高兴
B. 失落与惆怅
C. 愤怒
D. 满意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登高》——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国家与历史的思考,但《挽胡忠安公》更侧重于个人的追忆与感慨,而《春望》则更多地反映了时代的苦难与变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名篇解读》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解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挽胡忠安公》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